熱門:

2019年2月12日

鍾誠祥

長者綜援風波突顯特府施政風格

政府提出把申領長者綜援的年齡由60歲調高至65歲,頓時引來一片罵聲,負責推動政策的羅致光局長頓成眾矢之的。這場綜援風波突顯特首林鄭月娥低下的施政能力。

把這次政策亂局的責任算到林太頭上,絕非無的放矢。首先,雖說調整長者綜援政策的建議出自梁振英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但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不可能在決策過程中置身事外,以她那種「好打得」的性格,加上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時,大削綜援標準金額11%的威勢,任何涉及綜援政策的結構性改動,絕對有她的身影。

其次,梁振英在2017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調高長者綜援的申請年齡時,明言是為了配合長遠人口政策,把整體的退休年齡推遲至65歲;那麼當時的人口政策又是出自誰人之手?自然又是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林太;整個政策建議是對香港社會狀況和綜援政策的誤判,反映林鄭月娥及其管治團隊的不足。

2017年,時任勞福局局長張建宗回應調整綜援政策時表示,現時勞動市場仍有相當多的空缺,調整政策後可推動60至64歲、身體健康的人積極找尋工作;又指不少現行政策都把長者定義為65歲人士,是以政策修訂,是要體現政策的一致性。可是,這兩個論點偏偏就是最荒謬的。

以執行思維來制訂公共政策

一、若說收緊長者綜援的申請年齡,便可推動更多人留在勞動市場,背後的假設就是很多人年滿60歲,即使仍有工作能力,也會因着長者綜援比一般綜援較寬鬆的資產上限和較優厚的資助水平而放棄繼續工作。這個假設,很值得商榷。

雖說長者綜援的申請者資產上限較為寬鬆,但是仍是一個相當低的數字,在強積金政策下,絕大部分有固定工作的人,停止工作後會獲得一筆強積金,而這筆款項必然導致他們因資產超出上限而自動脫離綜援網。

此外,年滿60歲而符合資產限制的綜援申請人,大多從事兼職或臨時工,這些工種通常牽涉大量勞力或容易導致勞損,如飲食、清潔、零售等。試問一般人若連續多年處身這等行業,到60歲時身體狀況是否仍能工作下去?要求這類人繼續工作,是否最理想的方式?

二、再講政策一致性。香港早已存在65歲退休的概念,2000年推行的強積金政策,規定除非僱員申報年滿65歲前將永久休息,否則所有人均需年滿65歲時才能取回強積金。十多年來,申領長者綜援的年齡界線仍是60歲,可見保留這界線有其理由。因此,除非政府提出政策處境已經改變的理據,如大量身體健全的人年滿60歲便停止工作而改領綜援,否則難說政策有需要體現所謂一致性。

有人可能提出人口政策的檢討結果,把市民整體的退休年齡推後至65歲不就是最好的理據嗎?

假如社會普遍已規定僱員65歲退休,政府以政策一致性為由而調整長者綜援政策還可說得過去,但今天的情況是否這樣?環顧大部分行業,前線職位仍是60歲退休,政府憑什麼改變政策?如果政府希望透過修訂長者綜援政策來推動人口政策的盡快落實,即是逼60歲的人繼續就業至65歲,這明顯是本末倒置。

整個政策風波中,明顯看到林鄭月娥團隊缺乏對政策處境的掌握,盲目追求政策一致性,完全以執行思維來制訂公共政策,沒有站在民生需要的角度回應市民的需要。政務官系統出身的林太,始終脫不掉那種長年在官僚系統打滾的行事框框。長此下去,絕非港人之福。

鍾誠祥  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