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15日

鄭赤琰

香港人才不振的原因

香港近期為了優才競爭力被國際評比連降幾級而議論紛紛。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首先要怪的是政府投放的教育資源只在GDP的3.8%之間上上落落。這與香港的國際都會與國際多層經濟重鎮(例如物流、金融、國際貿易、資訊等行業)滙聚的地方,很不相稱。

加上殖民地的背景,教育更是長期落後,直到1990年代,政府資助的大學只有兩間,收生只佔大學適齡人數的3%;究其大學教育的目的只不過是培養公職人員,而殖民地的企業也遠非知識的專業。

各科畢業生前路

在這背景下,後殖民地時代便要脫胎換骨,不但要在教育領域全盤重新策劃,在企業領域也要朝知識專業方向發展。

別的不必說,單是這兩項已乏善可陳,表面看來,九七政權易手前,港府突然增加設立大學,原有的浸會學院及城市理工學院由不受政府承認學位的私立學院,急急改為政府承認的大學。一九九七之後,嶺南和樹仁也先後升格為大學。至於城市大學和科技大學則是新創的,還有教育大學與恒生大學則是近期提升上來的。大學多了,學生又怎樣呢?當初港府的說法是,香港的經濟開始多元化、專業化,尤其是科技、服務行業,與金融業將要在港擔當重要角色,因此多加辦大學。

至於多招生是否時代的需求?的確,現時已有多家大學,大學招生也高達為數的四成,以量來說,確是已大量增加;以質來說,也無可厚非。十萬八萬大學生,就不算全是優才,若以5%的尖子來計,已不下5000人才,一年5000,10年5萬,20年已10萬,這個數字以700萬人口來計,有10萬人才,已很可觀。如果他們學有所用的話!

問題偏偏出在「學無所用」。以作者在港執教43年的經驗來視察,除了醫學院、法學院與工程學院的畢業生能派上他們的專業用場外,商學院的會計與財務也都不難找到他們專業棲身;其他學系,無論文學院、社會科學院、科學院,其畢業生若想在社會找到一份工作可讓他們學成有所發揮的,真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所學無所發揮,為了餬口,非得找一份工不可,如此打工度日,年長月久,所學的專長也就無法發揮,平平庸庸地打一份工;本來大學收他入學是以人才來教的,但進入社會後卻以通才來用。如此結果,是大學與企業界無法配合,即使再多人才也被糟蹋掉!

具體見到的現象是,科學院的畢業生,因為香港的科技工業在港英時代欠奉,有工廠而只是沒有原創性的來料加工製造業,它們要的只是勞力不勞心的工人,大學畢業生不會降格屈就,科學院畢業生要麼再就學或到外國深造,拿個高學位,在港就職教育界,要麼在外移民不回;其他更多的出路是中小學任教,或在補習社任職。

科學院如此,其他社會科學與文學院,在香港如此高度商業化的社會,政治系的入職公務員是他們的正業,但政府工僧多粥少,人浮於事,機會也很有限;一個系,三四十名的畢業生,能當上公務員的不到三四人,其他慣見的出路是當教員,或轉讀法律,或入職大公司等等。

至於社會學系、地理系、心理學系……也都大同小異,學非所用的居多。新聞系出路當記者倒是常態,但待遇低、工時長,而且報紙專業自求低、記者的工作滿足感低,能做上10年以上的不多。總之,社會科學院畢業生在商業社會的香港,他們的遭遇與科學院無異。

談到商學院,本來以一個商業都會的香港來說,他們的畢業生應大有可為,但由於企業太過集中在物流、房地產和金融,在這些行業龐大的結構下,入職其中,要想突圍而出,打出自己的「品牌」便難如登天,因此常見的地產商員工,當年原是天之驕子,如今也落得在路上「追人買樓」,情何以堪!遑論要成為人才了!

缺乏發揮才能機會

以上所舉的大學畢業生學非所用,才無以發揮的例子,正是教育無法配合企業攜手並進的現象。這種現象要改不是不可能,但涉及的改革,實在太大。就以房地產業來說,主要地產發展商集中在六七間,它們的建築比重佔六成以上,除了公屋和居屋外,六至七成的私人樓房佔有銀行貸款高達七成以上(過去還高達九成),政府趕不及用公屋滿足市民,私樓卻太高價,令市民住屋問題每況愈下,民意又令政府火燒眉毛,都無法改變政府賣地、地產商建屋的殖民地留下來的陋習。而政府最大的收入卻是靠賣地,而銀行又調高利息借貸給私樓業主。這樣一來,政府、地產商、銀行,與私樓業主齊齊陷入四角交纏、無法抽離的困境。

偏是最賺錢、資本最雄厚的地產發展商,獨沽一味,只投資地產業,對其他行業,除了絕無僅有的一家有向科技業問津外,其他的也只是在外國買科技公司,不是在港開發科技,結果仍像其他同行一樣,對香港的科技沒興趣、不問津。

政府早在近30年前已成立科技園,也成立科技大學,但是香港的科技有什麼建樹?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中國大城市開發科技的能量,像鄰近的廣州和深圳,早已打造成萬億元的行業,深圳從零開始,今天已成了IT巨頭騰訊的發源地,生物科技更已成為美國競爭的對手。香港只是個空有科技園、沒有科技亮點的城市!

說到更深層次的人才枯竭的問題,也與殖民地結下不解緣。在港英政府統治下,美其名曰:自由經濟,政府不干預經濟和市場。在殖民地時代,大企業都在英人手中,自由經濟也就為英商製造機會,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英商不作長線投資,只求收錢快利,本土的長遠發展是不考慮的。

九七後,資本主義不變,賣地收入成為政府最大收入,這已積重難返。政府不干預市場的哲學依舊不變,政府不投資開發科技,不作經濟多元化的考慮,偏是最有本錢的地產發展商只問津地產。如此一來,再多的大學、再多的大學生、再多的大學教授,大學再多心血教導出來的大學生畢業後,缺乏多元化的經濟與企業,在別無選擇下,把大學生迫去學非所用的行業,變成「朝九晚五」的「打工仔」,再多的人才也只是員工而已。

記住,世上沒有單靠大學可造就優才的,要有多元化企業,才能讓大學生發揮他們的所學和所長,才能成為優才!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