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9月15日

李子衝 觀潮篇

家庭凝聚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施政重點當然在土地與房屋,於是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下稱小組),希望社會共議,達成土地供應策略的共識,解決香港百多年來的居住問題。可惜,問題愈多討論,矛盾更加突顯,變成階級對立,針對建制、針對有錢人,帶來社會不穩定因素。

不知受到哪方面的壓力,或者對形勢的評估,林鄭亦改變了節奏,小組在她上任兩個月時成立,為期一年半,2019年2月提交報告,但是她已經急不及待,在今年7月,即上任一周年宣布「林六招」。當然,土地供應與房屋政策,嚴格來說是不一樣的,不過麵包、麵粉是唇齒相依,未有麵粉而先烘麵包,可見心急如焚。

同時,為趕及第二份《施政報告》10月出台,特首便要求小組提交中期報告,明顯地修訂最初構思的時間表,特首已經等不及小組的報告了,她的土地房屋政策會急急面世。平情而論,特首一任是5年,重要政策如土地房屋,第二年還不出鞘,難道等到任期過半的第三年才公布,哪能滿足市民的期望呢?

土供組成立目標欠清晰

當然,這樣對待小組,有如廢了他們的武功,如果土地房屋的大方向、大政策已定,小組的報告將來出爐又有何用呢?還有,這個小組的成立,目標不夠清晰,究竟我們開發土地之後,是用來興建公屋,縮短輪候冊的等待時間?還是大量興建私樓,加大供應,以降低樓價,讓市民可以上車、換樓?單純討論土地供應,不配合房屋政策,變為「得地不知何所用」。

今日社會有一種聲音:多建公屋、少建私樓;這樣我們要全面看看政府的房屋政策。根據上屆政府長遠房屋發展策略,定出未來建屋的公私營比例為6:4;不過今屆政府在「林六招」之下,有兩個重要轉變:一是把居屋定價跟市價脫鈎,多考慮市民承受能力,定在五二折發售;二是改撥私樓用地發展公營房屋,增加公屋供應,把9幅啟德、安達臣準備興建私樓的土地,轉為公營房屋地盤。

明顯地,今屆政府已經更改公私營房屋比例,只不過沒有清楚說明數字是7:3,還是8:2,或者其他指標。她表明居屋售價跟市場脫離,市民因應收入,較容易購買居屋;由於供應多,受惠人數多,價格不易大幅上升,趨向平穩,能夠安居樂業,想得到樓宇升值的成果較為困難。

私人市場方面,由於供應少,炒賣情況更加熾熱,樓價會繼續上升,但是並不直接影響基層市民的居住狀況,兩個市場的規管會比較容易,不需什麼辣招,發揮市場較大空間,更有效、更有價值地運用香港土地資源。老實說,改變香港樓價的因素甚多,中美貿易戰、中國經濟發展、息口變化等,都會有一定影響。

中國傳統社會是大家庭,在家庭的範疇裏,互相照顧、互相支持,這種凝聚力建立了秩序、文化、動力。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一家8口一張床,透過互相幫助,讓很多家庭渡過時艱。七八十年代,公屋家庭建立起獅子山精神,香港人的勤勞,創造出四小龍的經濟奇蹟;隨着家庭計劃意識推廣,大多變為父母子女各一的4人核心家庭。

經濟發展帶來豐盛的物質生活,每個人都希望改善居住環境,起碼有獨立的寬敞空間,年輕、有經濟能力的人會搬離老家,不再依傍父母,家庭數目增加,但是家庭人數減少,目前平均家庭人數不足3人,並且出現很多單身家庭。

這個轉變,政府有沒有研究對社會有什麼影響呢?我們又有何對策呢?

李子衝_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