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14日

許劍昭

匈國向歐盟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華意義

對於7月6至7日在保加利亞索非亞舉行的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CEE 16+1)會議,雖然內地媒體的報道和分析只專注於貿易、投資,而總理李克強亦多次重申「中方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希望歐盟保持團結」,然而歐盟的鬆散化趨勢已成(其主要原因來自內部,批評中國只是尋找替罪羊而已;獨具慧眼的特朗普也於今年4月直率地問馬克龍為何法國不離開歐盟),關注的重點應該是雙方未來的政治合作。

「非自由民主國體」

匈牙利總理奧班(Viltor Orbán)2014年的演講,揭示了歐盟自由價值觀的弱點。他指出,西歐自由主義的定義是「人們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不違反他人自由的事情」,但大多數匈牙利人在與西歐共處的經驗中,尤其是2008年金融風暴後的6年裏,發現「不違反他人自由」這條邊界是由強者決定,弱者則不斷遭踩踏。

奧班主張改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should not do unto others what one does not want others to do unto you)的原則,來組織和建立匈牙利成為一個具高度競爭力的「非(西方式)自由的工作國家」(workfare state...not of a liberal nature)。

事實上,基於類似的經驗,與匈牙利同屬維謝格拉德集團(Visegrád Group,簡稱V4)的波蘭、斯洛伐克、捷克的人民和政府,都有不同程度的反自由主義傾向。西方的自由普世主義者當然予以嚴厲批評,並稱之為「非自由民主國體」(illiberal democracy)。

這些中東歐國家的發展固然值得關注,但對中國而言,關鍵是她們為何能夠醒覺過來,而這種醒覺意識,對於共建跨歐亞平台,以及重置全球秩序的意義何在?

芝加哥大學文明發展史學家William McNeill指出,1000-1300年間,匈牙利、波蘭等部族逐漸認識羅馬律法、基督教義……這類西歐價值觀;其後受啟蒙時代觀念影響,她們先後建立民族國體,但與西歐不同,沒有參與殖民化侵略,雖然錯過了經濟高速增長的機會,可幸兩手沒有沾染有色人種的血淚,毋須像西歐、北美的自由普世主義者,永遠承受內疚感的煎熬。

對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1996)影響深遠的哈佛學者A.M. Schlesinger, Jr.,早已憂慮自由主義者「從非西方文化中尋求救贖」(seeking redemptive infusions from non-Western cultures, 1991)禍患無窮。

而以此類「惡劣的良知」為本的政策導向去處理本地事務、國際關係其中一個顯著的缺陷,就是由於急躁地改變不自由的現狀,濫用干預手段,導致發展中國家政府施政困難、社會動盪不安。

以一個小故事來解釋這點。我在電視看過一集Pearl Report,記者跟隨一位女士尋找失蹤20多年的兒子,報道說在地方政府的容許和協助下,內地不少農村家庭收買、撫養被拐帶的幼兒,內容強烈暗示官員和公安都是壞人。

拐帶、販運人口無疑是一種惡行,但如果學習西方標準價值的年輕編輯和記者做些研究,會知道中國自古就有賣兒賣女的悲傷史實,《二十四孝︰賣身葬父》甚至讚美這種行為。我在1960-70年代看過的粵語長片,多次聽到「賣仔莫摸頭,摸頭眼淚流」這句俚語,少年演員(蕭芳芳?)跪地乞求賣己的影像令人難忘。雖然有一定數量的孩子真的被拐帶,但史實是,許多貧苦父母確實賣掉了孩子(由於不同原因說孩子被拐,並非賣掉)。

在徹底移風易俗之前,農村官員沿着歷史規範,給這些被收養的苦兒一個新的家庭身份,在那個年頭有其現實考慮。

很遺憾,此等救世者式媒體報道的實際影響,不在於改變社會陋習,而是向官員作出不合情理的貶損、醜化,挑起群眾對當地或某些外國政府的厭惡、仇恨,增加政府施政的難度。

報道大多偏頗失實

英國評論員Alan Macleod研究西方媒體近期501篇關於委內瑞拉的新聞報道,發現大多充滿偏見和失實內容,引導讀者認為其領導人十惡不赦。這類論證有兩點很重要:

一、中東歐國家在緩慢而漸進的發展中面對同樣的批評,幸好當地大多數人民沒有自由主義者的急促贖罪感。相反,他們願意投票支持主張不自由的從政者,奧班領導的政黨甚至在匈牙利國會獲得三分二的多數議席。更難得的是,能講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與中國傳統相同的價值觀。

二、過去60年來,東南亞、拉丁美洲、非洲已由大量西方自由主義組織盤據,經常指指點點,令這些發展中國家要與中國達致緊密合作關係,舉步維艱。例如積極支持參與金磚五國的巴西總統羅塞夫和盧拉先後「被出事」,南非總統祖瑪亦給拉下台,換上對中國態度頗有保留的新領導人,已令金磚五國的協作放緩。

至於楊潔篪時代曾寄予厚望的G20現已四分五裂,難有作為。多位著名社會學家如John Owen、Margaret Keck、Kathryn Sikkink等深入研究在全球各地成立的「跨國意識形態網絡」,發現這些網絡組織,包括鼓吹自由的媒體、自由派知識分子、智庫等,並為了快速取得成果,用多種手段把不符合西方標準者「妖魔化」,並參與改變政權的活動。倒是中東歐及中亞國家內的自由普世主義網絡力量仍然薄弱,有利於中國尋求突破,建立一個新的歐亞平台。

V4各國仍然強調家庭價值、社會和諧,例如奧班的演講便痛陳自由主義給匈牙利帶來性和暴力問題。匈牙利一直以高水平的美學(aesthetics)、悠久的傳統感到自豪,而其重視社區(Gemeinschaft)高於社會(Gesellschaft)的價值觀,與中國自開放以來一步步用社區「治理」(Governmentality,見Jeffreys 2009)、改善施政的方向不謀而合(但環視中國社會科學和比較哲學文化研究網站,有關中東歐的文章的量和質都欠佳,內地的研究員要加把勁!),可見兩地有共同價值觀的基礎。

一個合作順利、堅實的跨歐亞平台,對自由普世主義敗落(另文討論)、中國嘗試建立和諧國際秩序之際,至為重要。

許劍昭_時事評論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