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13日

社評 社評

貿戰升級攸關香港 金融風險及早設防

美國加碼徵收關稅制裁中國,貿易戰毫無緩和跡象,按美國貿易代表署的日程,繼七月六日落實對三百四十億美元進口中國貨品加徵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後,最快七月下旬會向另外一百六十億美元貨品加徵關稅,而最新公布對二千億美元貨品加徵百分之十的關稅,估計在九月初執行,屆時對中國進口貨品的關稅清單規模,將遠多於美國對中國出口的貨品總值,如果中國「對等」還擊,便要啟動早已預告的「質量型」反制措施,把戰線擴大至企業投資甚至金融層面。中國已枕戈準備打持久戰,而香港是中美貿易的重要樞紐,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官方及民間持有大量美國金融資產,亦要有長期應變部署。

當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初提出對中國加徵關稅時,外界普遍認為只是談判伎倆,現在看來,他是真心要打貿易戰,不惜自傷以挫損中國崛起,在餘下兩年多任期內,貿易戰勢難平息;假如特朗普於二○二○年成功連任,更可振振有詞指獲得選民支持,再纏打多四年甚至更長時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評估中美第一輪互徵關稅時說,受影響貨品只佔本港轉口貿易百分之一,即時衝擊不大。可是,商經局局長邱騰華近日已轉口風,承認貿易戰的影響正在擴大,非直接的影響更是難以估計,政府決定提早向中小企基金注資,協助港商加快開拓東盟市場分散風險。

去年香港的商品進出口總額為八萬二千多億港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三倍有多。中國和美國分別是香港的第一及第二大出口市場,同時是第一及第六大進口來源地。此外,中國經香港轉口的貨品有約百分之十三輸往美國;而美國經香港轉口的貨品,更有逾六成運往中國。

由於中美互徵關稅的首輪交鋒,涉及的產品普遍非經由香港進出,政府才會認為影響有限。當貿易戰升級,例如美國最新開出的二千億美元清單,覆蓋的產品廣泛得多,將顯著波及香港的轉口貿易。如中美減少採購對方的貨品,中國的輕工業和低端產品料不易找到足夠的替代市場,貿易量有萎縮之虞,且不大可能迅速復元,從事出口製造業的港商首當其衝,對本港四大支柱行業之一的貿易及物流業,也會造成實質性損害。

在金融市場層面,貿易戰打擊投資情緒,造成市場大幅波動,已經有目共睹。其實,還有更多深層次影響,只是短時間內不那麼顯而易見,一旦美國減少從中國進口,貿易逆差縮減,短期可助長美元強勢;相反,中國的貿易順差縮水,將不利於維持人民幣滙價穩定,滙市正開始反映。中長期而言,美國加徵關稅推高進口成本,終將傳導至零售物價之上,長此下去,通脹升溫只是時間問題,加息預期存在上升的可能性。面對這些風雲變幻,香港處境十分被動,如果人民幣滙價未能維持相對穩定,便難免經常受走資疑慮困擾,不利於鞏固離岸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基於受聯繫滙率制度牽制,港元滙價及利率長遠也得跟隨美國走,對香港經濟的夾擊威脅揮之不去。換言之,各界要有應付經濟放緩的警戒心。

最後,內地專家已不再忌諱提倡中國可拋售手上數以萬億美元計的美國債券,知名學者林毅夫便認同這是反擊美國的選項之一。中國是美國最大海外債主,如果被迫使出這一招,將導致美債價格下挫,債券孳息上揚,美國受痛擊之餘,香港必也遭遇池魚之殃。在聯繫滙率制度下為支持港元,外滙基金須持有大比例的美債,同樣會承受損失;故此,在多元化投資方面,須考慮盡量把資產分散。此外,很多港人的投資組合中,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持有美國國債,如不想淪為炮灰,便要認真思考,調整策略平衡風險。

眾所周知,貿易戰不會有贏家,維時愈長、規模愈大,只會有更多人受害。不過,對上一次全球性貿易戰已是近半個世紀前,現今一代未有切身感受,加上二十多年來經濟一體化帶動全球貿易蓬勃發展,而金融市場「大緩和」(Great Moderation),也讓投資者以為風險總是可控,資產價格總是趨升,傾向低估大國博弈的殺傷力。中美貿易戰儼然是一頭來勢洶洶的「灰犀牛」,能化干戈為玉帛當然眾望所歸,但也不得不為出現最壞結果做好準備自保,趁目前經濟底子仍強,財富效應尚佳之際,及早積穀防饑。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