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5月21日

楊雪盈 文化論政

土地大辯論無文化視野

土地之辯,即空間如何使用,即人們的生活可以如何多樣化及在透視何種生活的願景。只是多變的文化卻要面對刻板的土地想像,一味只強調「沒有地」,就只能「貴、細、擠」,那政府只是把一直以來積習的問題一再拖延,又困於現有的框架和想法下,未有突破及挽救整個已收縮╱正面臨困境的整個文化環境。

要把土地看得更立體

政府文件中,看得最多的是「如何才能平衡發展和XX?」。這裏可填上的字可多了,「文化」、「保育」、「農業」等等。彷彿一切「土地發展」以外的其他,都是窒礙「發展」的罪魁禍首,而我們很多時也會忽略該這些「XX」本身也有「發展」、「培養」的需要。這些需要,不單是針對土地和空間,更是有關空間的討論,包括現有制度及各式各樣的廣義文化空間等等。這裏不能只以供求為前提,更要打破狹隘的思維,把土地看得更立體。

文件中提到,政府打算以「善用工廈」,並打算延續早前的活化工廈計劃,卻未有對當中的藝術文化工作室有任何着墨。以往較集中的工廈藝術群落,「觀塘工業區」已變為「觀塘商貿區」,新蒲崗更被轉換成住宅區;亦有稱,工廈的規劃用途已放寬,但基本上只限活化過或新式工廈,否則仍須在申請地契豁免用途,方可供文化活動正常使用。

若只能透過活化工廈更新地契,以取得與現在的規劃用途同等的使用定義,可以預想到的是,租金只會直線上升。一直沒有增加過的工業用地,將變成更吸金的商廈。在活化工廠大廈計劃下,以預留一定百分比作用在空間,其上漲的租金亦成為一種「低於市價」的標準,卻並非文藝工作者「可以承擔」,莫說是當中複雜的空間營運細節,及較高的門檻(參考「青年共享空間」,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做法便略知一二)。甚或在變成精品工作室後,成為避過辣稅的炒賣對象。這些措施,長遠而言,根本毫無保障。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諮詢文件(下稱「小組文件」)提到,由2010至2016年活化工廈政策的推行,已批出99整棟改裝的工廈及14種重建工廈的申請,改或土地面積為260公頃,當中近七成改作商業用途。工廠區的面積在香港非但沒有增加,而政府正力推活化工廈2.0。面對不斷劇烈萎縮的工作室空間,文件帶不出一絲希望。

對保育沒有足夠關注

差不多是基於政府對工廈政策的絕望,我所屬的「文化同行」生出了把廢校及閒置空間改為文化用途的想法。難度在於民間團體並沒有足夠的資源去翻新廢校,由是,政府已推出10億的基金回應。在小組文件中,亦有提到使用閒置土地的方向。然而,適合使用作文化空間的校舍不多,而且競爭激烈,再加上變數極大。若非有較多行政資源的組織,將較難以之作為考慮;同時,這些大多數位置亦不便利跨區交通,卻便利於本區的特質,亦在某程度上為該地點的用途及面向對象設限。但卻是一個值得嘗試的多元管理模式,能適應不同文化空間譬如是工作坊及墟市的需要。部分校舍荒廢多年,但絕對要重新發掘及運用的可能性,當中亦不乏具有文化歷史意義,值得保育。

其中的例子有荒廢多年的大坑衞斯理村,雖是十分具有價值的建築,但其高昂的維修及保養費令人卻步,使之多年懸在地政總署短期租約用地名單中,乏人問津。而在小組文件中,雖有提到同類用地似乎亦可申請《財政預算案》中的10億預留撥款,但到底如何處置,仍值得關注。

土地大辯論中,「保育」竟完全沒有被提及,卻見在一步一步地規劃中,威脅到如屯門工合龍窰的存亡。該地自從1980年代末,政府已閒置處理。現在政府覓地建屋的方向,更把以往的群組規劃拆散,是極可惜的事。因為培愛學校、柔莊之家及工合龍窰三者均有特別的土地特徵,所以從前會如此設計。現在以插針式把培愛小學的校舍改為住宅,更想改劃把毗鄰此地的龍窯面積納入,以增加地積比,是無所不用其極。雖現在樂見柔莊之家被劃走,但亦可見不理解或者不理會整個小區的發展脈絡,甚至在政府早前對於屯門分區規劃大綱圖的改劃,亦不見有對於龍窰多加着墨。由此可見,到底是專責小組還是政府本身,都沒有對保育有足夠的關注。小組文件的視野極之傾側及失衡,令人擔心。

最後就是公共空間,文中只提及休憩空間不足,只顯得對影響人們生活質素的公共空間和文化生活的刻劃和想像狹隘和刻板。就以近期熱議的旺角行人專用區為例,當中顯示的是,政府在一條街中無力執法,致使當中權力極傾側。試驗計劃帶來的啟示,殺街與否並非重點,但為遏止現在的亂象,應予暫緩,同時政府必須交出確實時間表,跨部門深入探討行人專用區的使用。

然而,今次由區議會叫停,甚至立法會都未有討論,是否部門之間已毋須負責?逃避有長遠的計劃,這對於香港多變的文化需要多層次的文化內涵亦未有兼顧。更顯得對文化苛刻,對商業活動極其容忍,簡直是整個香港的寫照。

土地大辯論,不單只論一堆數字,亦不能只口號式叫喊「無地」。一個城市的承載力,各式各樣的需要都需要仔細考慮。「發展」和其他選項不一定有衝突,卻是可能是相輔相成的必需品。與其把「貴、細、擠」放到封面上,何不把更好的視野、更好的願景與民共議?

楊雪盈  灣仔區議員、文化同行成員

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