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5月16日

李道

母語風波意識形態之爭

粵語不是母語?特首林鄭月娥直斥,相關爭議乃無風起浪、無的放矢。筆者對此深表認同。惟問題是,為何說法引起了坊間激烈反彈?港人淪為驚弓之鳥,肯定有其原因、情有可原,當局亦好應深入了解。

其實,要說粵語不是母語,實非毫無理據。那篇引發今次母語風波的宋欣橋文章(即2013年教育局上載一系列文章的其中一份),就解釋得非常清楚:根據通俗理解,母語是指從小在母親那裏學來的語言,不過,早於195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把「母語」稱為「本族語」;由於漢語才是漢民族的共通語,而粵語又僅屬的漢語一種「方言」(文章指出,普通話也是漢語之內的一種語言),所以,粵語只是「母言」,香港多數人的「母語」則是漢語。

可以看到,在討論「粵語是否母語」的命題上,對於「母語」二字,該文是取聯合國的定義,而目前坊間則取通俗的定義;換言之,基於兩者「定義」不同,混為一談的討論實有點「九唔搭八」。打個比喻,古代之「尺」跟今日之「尺」不同,試問又怎能直接比較呢?倘若大家各按自己標準各自表述,任何討論均是枉然。先弄清定義,實乃一切討論的基礎。

好了,如果根據文章定義,粵語是否母語之爭,必然牽扯到粵語是否「本族語」,亦即香港是否一個民族的層次上。對於香港民族論的支持者而言,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在今日高舉「一國」的意識形態下,答案則是不言而喻──為何「粵語不是母語」會引起坊間反彈,正正基於這種事事高舉「一國」的意識形態。

的確,近來湧現了愈來愈多論調,都旨在突顯香港的各方各面都「從屬」「一國」之下之內。例如:除了主權,中央亦握有對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不是處於中國的南方,而是處於中國的南部;有人還說,世上沒有「香港電影」而只有「中國電影」……例子恐怕不勝枚舉。政治上言,香港確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概無半點否定空間;可是,就連文化種種,包括語言在內,也要將香港納入中國之內看待,則又是否過火了點?

畢竟,所謂從屬及分類,好大程度是個哲學懸案,跟唯心與唯物之辯一樣沒有確切答案。

一方面,分類是取廣義抑或狹義,答案便截然不同了,並無必要犯上「白馬非馬」之謬。好像爬蟲類跟鳥類同是動物,便不能說鳥是鳥而不是動物。同一道理,聯合國取了「本族語」的廣義定義,跟通俗理解下的狹義定義,兩者又是否互相矛盾?抑或可以同時並存?

進一步言,近代生物分類法也流行支序分類法,即恐龍雖是鳥類祖先,但前者仍歸爬蟲類分開看待,後者已演化成為新的物種。那麼,香港文化之於中國文化,是否已發展出獨一無二的韻味來?或以馬克思語,經過多年演化,相關量變是否形成質變了?由恐龍是鳥的源,到猿猴是人的源,但彼此卻是不同物種,世人應該對此沒有異議。

更莫講,分類與從屬所涉的「共相」,究竟是先天抑或是人為,也是哲學的爭辯之處。好像鴨嘴獸到底是鳥類還是哺乳類,這是先天已有答案?抑或人類為求方便而強自劃分?哲學裏,就至少分為唯名論與唯實論兩大學派……極端地談,一朵玫瑰之於另一玫瑰,由於兩者肯定不盡相同,誰說它們同屬一個分類?又或都應歸納植物之下?難道這不都是人類自以為是的分類與從屬?有問過玫瑰本身嗎?

走筆至此,讀者難免會問:以上好一大段,是否「為拗而拗」?事實上,哲學問題之令人卻步,便正因為許多議題都類似「為拗而拗」,沒有確切答案。文首說,筆者認同「粵語是否母語」的爭議多此一舉,理由亦在於此。

然而,必須強調一點,今日大家所擔心的,乃母語風波並非立足哲學,而是更多立足政治,以致干涉到文化層面。到底「母語」定義,是取民間通俗定義,抑或聯合國的定義,還是中國特色的定義?此外,香港的全部一切,是否都要收歸「一國」意識形態之下之內?教育局那篇文章便引申出,雖然粵語和普通話同屬漢語之下之內,但普通話卻是漢族的共同語,因而亦是標準語,並得出普通話教育就是現代漢族標準語的教育……

到底,「一國兩制」正朝什麼方向發展?這才是最值得關注和議論的。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