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28日

社評 社評

中國「銳實力」觸動西方神經的啟示

聖誕節本是普天同慶的歡樂日子,惟二○一七年聖誕跟以往有點不一樣。正當餐飲、旅遊等行業在全球經濟復甦歷程中大蒙其利,生意遠勝去年之際,有報道指今年內地聖誕市道十多年來最冷清,各大城市節日大餐銷情較去年普遍萎縮一成,不少論者把內地聖誕「不快樂」歸因於當局出手打壓西方節日。

歡慶「洋節日」與維護中國傳統文化其實並不存在矛盾,上綱上線混為一談,徒令聖誕佳節不必要地蒙上政治色彩。我們認為,從國際關係着眼,中國對西方文化入侵的憂慮遠比不上西方對中國所謂「銳實力」(sharp power)全球擴張的恐懼。

要了解何謂銳實力,得先分清它跟較多人認識的硬實力(hard power)和軟實力(soft power)的分別。硬實力的基礎離不開軍事及經濟力量。也就是說,沒有炮彈與銀彈作後盾,硬實力無從說起。

軟實力立足於價值觀的吸引力、產業優勢乃至文化影響力,配合積極主動的國際宣傳,軟實力有助提升國家形象及地位。這十餘年間,世界各地尤其亞洲「韓風」大颳,南韓影視製作在海外大受歡迎,正是拜該國把軟實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所賜。

相比一軟一硬,銳實力是近年始出現的外交理論新名詞,由美國智庫「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首先提出。有別於硬實力和軟實力,銳實力指的是針對特定國家發動顛覆、滲透,以利刃般的外交手段達到在境外壓制言論、擴張勢力以至操控意識形態等目的。

這種圍繞銳實力的描述,跟我們於十一月九日社評中提及俄羅斯運用「不對稱戰略」(asymmetric strategies)分化西方社會性質相似,而中俄則同被視為銳實力衝擊全球民主的主要案例。

過去一個多月,美國《外交事務》雙月刊(Foreign Affairs)、英國《經濟學人》,以及創造sharp power一詞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先後發表文章,就中國銳實力崛起提出警告,而澳洲、紐西蘭、德國等民主國家最近亦相繼指摘中國透過政治捐獻和提供免費旅遊等手段,誘使當地政客或官員代表北京利益發聲。為防外國勢力介入澳洲內政,該國總理特恩布爾月初表示,將明文禁止來自國外的政治獻金及擴大間諜罪定義,矛頭直指中國。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仍算是舉足輕重的國家,惟在軍事上自知難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正面抗衡,經濟發展更加呆滯不前,俄國雖與中國一起被歸類為具侵略性的銳實力大國,但俄羅斯只求在不觸發軍事衝突的前提下扭轉於國際舞台上的劣勢,中國卻是崛起中的巨龍,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遠非「北極熊」可比,西方國家與華經貿關係愈深愈廣,輿論對中國銳實力滲透全球的懼意只會不斷增加。

這種戒心,從歐盟對中國「一帶一路」計劃的反應可見一斑。上月底,總理李克強出席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的第五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十六加一」會議,席上李克強表示將協助區內國家發展基建,歐盟內以西歐大國為代表的主流派非但不領情,且揣測中國別有用心,意圖分化中東歐國家與歐盟的關係。

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邁向強起來,觸動西方世界神經不難理解。然而,就如《經濟學人》所言,以神州經濟規模之大,根本毋須中國施壓,企業便會自動自覺跟着北京的步調走;部分西方國家重視與中國經貿關係甚於對民主等普世價值的堅持,同樣不足為奇。該刊在提醒西方社會慎防中國銳實力之餘,不忘指出要確保中國和平崛起,歐美得為其野心騰出一點空間。

二○一七年快要走進歷史,中國與美國以至日韓關係勢頭相對良好,然而在這個表象底下,大國博弈的手影仍處處可見。英美重量級媒體針對中國銳實力發動的輿論攻勢,恐怕只是一個開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