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12日

王岸然

行憲要先取消一國兩制

筆者時時都感覺奇怪,筆者說「一國兩制」騙人,是假的,是矛盾而不能統一的,是注定了要失敗的;這是客觀理性的分析,還是源於自己對中共不喜歡的偏見?大多數人一句話就否定「一國兩制」,可能只是基於反共的固執定見。筆者又讀法律又讀哲學,從來長篇大論才有結論,否定「一國兩制」進而認定香港應走向獨立,只是一時情緒嗎?

這些疑惑,筆者時時都有。新世代教育資訊皆遠勝自己一代與上一代,人人耳聰目明,不似我們上一代簡單地歸邊入國共之爭,也不似我們這一代要支持民主就只有一派民主惡勢力可以選擇。想來想去,筆者不放下論政最大的意義不在於反共,或是支持民主,或是爭取獨立。最大的貢獻是在人皆以立場出發的情況下,用我累積了30多年的分析能力去「解惑」,為自己也為新一代解惑,是「自渡」也是「他渡」。

言歸正轉,中共似乎在試探23條立法之時港人的反應會是如何。2003年「七一」轉眼已是14年前的往事,當年筆者是資深評論員,今天還是,但憑反23條踏上政治舞台,風頭一時無兩的梁家傑、余若薇,皆已退隱,溫和泛民還是同一思維,當時的小學一年級學生,今天八成支持香港獨立。中共今天強推23條立法,面對最大問題不是當年也就等同今天泛民的反應,這是完全可預測的;而新世代與港人整體的反應如何?是完全不可預測的。

共官在所謂「國家憲法日」搞了個座談,由官方學者的王振民發表一輪似乎不大能代表官方的意見。筆者當然可以這樣說,30年前王振民在什麼地方,他可以代表今天當權者的一些想法,但無法代表當年的立法原意,所以其意見也是從基本上充滿了謬誤的。就算不研究立法時中共的想法如何,今天他的說法在學術上邏輯上也是無法過關的。無疑權大自然聲大,但不等於道理也大,這倒是很公平。另外兩位香港所謂學者的說法也令人嘆為觀止,要媚共搵口飯吃辛苦,人人明白;學者要去吃這口飯更加不堪,筆者絕不羨慕。

憲法寫明「主權在民」

要行「一國兩制」,就算是中共說了算數的「一國兩制」,也只能依《基本法》辦事。中共憲法要在香港實行,就只能按第31條取消香港的特別行政區及取消香港《基本法》,這是很簡單的邏輯而已。當然共官不需邏輯,但作為法律學者的王振民說話比一個實事求是去辦公的官僚更無法以邏輯理性去說服人,就不能稱職,筆者指官方學者之職。

王振民重申,中國憲法與《基本法》是「母法」與「子法」的關係,這是對的;《基本法》的權威來自憲法,這也是對的。而他引申為中國憲法毋須透過附件三在港實行,則100%是錯的,是不可行的,也是違反行之有效的運作。王振民治學不嚴邏輯混亂,會被人解讀當成是中共放棄「一國兩制」,造成負面影響,後果非常嚴重,這已經不是王某第一次犯這類錯誤,他寧左勿右,錯誤解讀中央政策已經非第一次,其人法律素質大有問題。

中共八二憲法與《基本法》的不同,不是在小地方,是意識形態到具體制度運作皆天南地北。筆者介紹過,也不介意再另文討論,也不反對知識分子花點時間去讀一讀增加國情的認識;但叫一般香港人特別去學習中共憲法,結果只有一個,由於混亂與矛盾,對中共更反感,更不信「一國兩制」,如此而已。

王振民自我膨脹,說香港應接受共產黨的領導。筆者倒要認真一問,作為懂中國法律的人,筆者不介意在中國法律的研讀方面接受共產黨的領導,但振民兄你是共產黨員嗎?我若不知你是否黨員,如何接受你老兄的領導呢?不能靠估吧?怎知你是否冒充中共黨員的騙子呢?

這就是最可笑的地方。中共不敢在港公開領導是中共的責任,王振民怎可指摘港人不願及抗拒共產黨的領導?振民兄的低質素論述的笑話也太大了吧?中共基於複雜的政治理由,黨員從不公開在港活動,筆者倒是理解的,振民你不明白嗎?那就虛心一點接受筆者這位前輩的勸告,回去讀好些法律,增加點智慧及邏輯吧!

這裏順便談點歷史,8年前中聯辦的一位部長郝鐵川到港,他是法學院副院長轉業當官,特意約我交談一次,因為他在八十年代讀過我寫一本叫《中國法制知多少》的小書,知我論政是有中國法律第一代學者的身份。我還保有他送我他寫叫《國家拐點》的書。政治立場以外,學者皆應對知識學問有認真的尊重。筆者今天以長輩的身份告誡王振民,別再胡言亂語,中國崛起對官員的要求日益增加,以閣下的法律能力只適合調到西藏工作了。

拍官員馬屁惟恐不及,還有香港兩位「學者」。劉兆佳認為香港有迫切需要大力推廣、弘揚國家憲法,應增加港人尤其青少年對國家的政治、經濟及對共產及對共產黨領導地位的認識。作為典型世界仔的香港人,劉兆佳十分靠害中共。《基本法》並無明確寫明民主這權利,但中共憲法是有的,第二條寫明「主權在民」這一原則的。熟讀中共母法後的年輕人在爭民主維權時只會更堅定,更振振有詞。

研究中國憲法逾30年的梁美芬指出,「憲法每條條文均在香港適用」。她的謬誤與誤導,跟王振民一式一樣,也不重複嘲笑她了。梁美芬這類為名利而扭曲知識的人天天活在虛榮與違心的環境中,到她老了失去被利用價值之時,才會明白朋友學生是對她如何評價。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