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2日

江麗芬 政局筆記

是民生不是政治問題

北京清理「低端人口」的風波鬧得沸沸揚揚,當地外來民工在臘月寒冬頓失家園着實值得憐憫。與此同時,這場風波引發老北京與北漂族的口水戰,本報中國版日前報道,市政府的遷拆行動得到當地本土派鼎力支持。排外情緒並非獨有現象,對於香港人而言亦似曾相識,世界各地的政治板塊頻吹右風,跟「本土優先」的思想不無關係。

日前政府回覆立法會議員書面質詢指出,去年共有5.7萬持單程證人士來港,創16年新高,平均每日157人,較150個配額還要多,如此數據即時掀起一陣議論。

不足三個月前,統計處其實已有預告,自2011年起港人在內地所生超齡子女來港人數增多,預計未來數年將進入高峰期,每日會用盡150個配額,估計2026年後會回落至每日100人。儘管持單程證來港人數飆升並非十分意外之事,但仍然觸動部分本土港人的神經。

單程證審批權影響規劃

一提到單程證問題,總會有聲音提出要把審批權取回,讓特區政府把關,不過從來沒有得到認真對待,遑論處理。說到底,這問題與內地政府堅持不放審批權攸關,正如港澳辦主任張曉明近日在《紫荊》雜誌撰文,說前港澳辦主任魯平當年在起草《基本法》時一錘定音。

根據《基本法》第22條(4),中國其他地區的人進入香港時須辦理批准手續,其中進入香港「定居的人數由中央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徵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後確定」。北京堅持擁有審批權,按照張曉明引述魯平當年所言,那是按照《中英聯合聲明》約定的做法,而且「即使按照3個不平等條約,港英政府也從來無權禁止內地居民進出香港」。

港英年代,殖民地政府建議加設內地人士移居來港限額,乃鑑於當年內地人持續不斷遷移至香港,造成社會壓力;港英政府在70年代提出的「抵壘政策」,亦是期望可限制內地來港人數。

可是,這些政策未見奏效,直至1980年港英政府與內地達成協議,才定出單程證的配額安排。

北京在港英年代堅持擁有內地人移居香港的審批權力,絕對不難理解,因為准許任何人出入境是主權國的體現;如果北京容許港英政府擁有這權力,便形同承認英國擁有香港的主權。時移世易,香港現已回歸中國20年,在「一國兩制」下,內地其他城市的居民欲遷徙至香港,為何仍不容許特區政府參與審批?再者,《基本法》第22條沒有說到把香港排拒在審批之外,當中表明徵求特區意見。

如果容許特區政府參與審批,並非體現什麼權力,而是讓特區政府更好地掌握數據,做好相關的人口政策規劃。香港的出生率一直偏低,移民人口與本地出生數目相若;而根據統計處預測,25年後至少每4名港人便有一人是內地新移民。內地人士移居來港,其實是香港整體人口增長的重要來源。然而,香港政府未能準確掌握單程證人士的背景資料,導致人力或福利配套等等規劃少不免出現種種疏漏。

新移民學歷收入續改善

關於單程證人士的背景,目前主要靠統計處的人口普查,就新移民的學歷、收入和職業等等背景提供數據以作參考。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內地來港定居未足七年人士》的統計結果顯示,內地來港定居的新移民中,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的有16%,比較2006年及2001年同類調查的7.9%及5.7%為高;若以職業收入計算,月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者較10年前略減,與此同時月入3萬元或以上的,則由2001年的11.7%增至2011年的16.4%。

由此觀之,新移民的學歷及職業並不一定普遍較低。可是,這能否反映單程證持有人的最新狀況?那又未必。過去十年,政府先後推出一些吸引內地人士來港的計劃,如「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或「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計劃」,這些計劃平均每年各成功吸引了數千人來港,因此單靠統計處的資料,並不能全面有效準確地掌握持單程證者的情況。

特區政府經常說要制訂人口政策,但單程證人士的資料不全,那麼無論如何規劃總會有缺失之嫌。從制訂政策考慮,讓特區政府參與審批有其必要性。事實上,部分建制派人士亦覺得不無道理。當然,一些「本土派」說要取回審批權,出發點也許是抗拒內地制度,或者對內地人戴上有色眼鏡,縱然如此,仍不應抹殺管治需要的考慮,何況社會整體並沒有否定以家庭團聚為主的單程證政策。

說到最後,這本該就是社會民生議題,並非政治問題。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