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1月30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國歌起句似曾相識 三民主義未被消失

國歌雜聞數則。

■田漢填詞的《義勇軍進行曲》(國歌)的起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可說無人──全世界人民──不曉,以此歌早於四十年代為美國黑人歌王羅伯遜「唱紅」,令歌聲響遍寰宇(見九月六日本欄),作為電影主題曲、抗日的勵志歌曲,因此深入國人心坎;不過,這首歌因中國在奧運賽事上奪標無數,頻頻升國旗奏國歌,世人知之者更多,不在話下。

可是,田漢於一九三四年寫此歌詞時,以中譯《國際歌》已在我國流行,因此,此一鏗鏘有力激盪人心的起句,便有抄襲之嫌、模仿之實!中共元老瞿秋白一九二三年據法文原稿譯《國際歌》的起句是「起來,受污辱咒罵的!起來,天下饑寒的奴隸!」時人認為「直譯」不大妥當,中共紅人蕭三(毛主席小中學同學、詩人)於一九二六年改之為「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田漢顯然受此「啟發」而寫下那句膾炙人口的歌詞!

《國際歌》的歌詞為法國詩人鮑狄埃(Eugene Pottier)寫於一八七一年,法國作曲家狄蓋特(Pierre De Geyter)一八八八年配樂;此曲渾雄有力,其詞極富革命色彩,這首為巴黎公社而寫的歌,所以名為《國際歌》,適足以顯示當年共產國際有向資本主義宣戰並把「崇高共產主義思想」向全球輸出的壯志雄心。

一九三一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時,決定以《國際歌》為國歌;後改為中國共產黨黨歌,雖然未寫入黨章,但有一個時期,中共全國代表大會閉幕,都奏《國際歌》;二○○五年九月三日北京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大會」、○六年十月二十二日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大會」結束時,均奏《國際歌》!

《國際歌》歌詞中「從來就沒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現在聽起來,仍那麼政治正確那麼具感染力!

值得一說的是,《國際歌》近結束時那句「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原來是法文Internationale的音譯(初譯「英特爾納雄納爾」或「因呆爾那西奧那爾」),在那個把靈感寫為「煙士披里純」的年代,有此可顯時髦(前衞)且帶洋味的音譯,還可唬嚇不識之無(解放後大掃盲加創簡體字後是略識之無)的工農兵!

■十一月八日本欄不確定Republic or Death應否譯為「共和或死亡」,寫該文時不及翻書,見報後查閱,方知此為巴拉圭國歌的別名〈Paraguayans, Republic or Death〉,維基百科譯為〈巴拉圭人,無共和毋寧死〉,是少見的佳例;然而,改動一字也許更妙︰「巴拉圭人,不共和毋寧死」。

看《國歌百科全書》(下稱《全書》)所附樂(五線)譜,巴拉圭國歌長四整頁,應為世上最長氣的國歌!據馬紹爾那本書(原名等資料見十一月八日本欄)的簡介,一八四六年五月二十日巴拉圭已有國歌,此後政局多變,當權者為遂己意,多次請南美才子重寫歌詞及譜曲,至一九三三年在Eusebio Ayala總統任內,採納烏拉圭國歌作曲者Francisco Jose Debali的旋律,惟配樂出自本土名家Remberto Gimenez之手。寫旋律與總譜的作曲家各有其人且不同國籍,倒與日本和我國的國歌相同──前者為德國軍樂隊指揮、後者為在上海唱片公司任職音樂總監的俄羅斯作曲家。

巴拉圭國歌所以有「不共和毋寧死」之名,皆因數百年來該國戰亂頻仍,人民渴望「共和」。十六世紀先後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征服」,十九世紀初葉脫離西班牙獨立,隨伴這些政治大變動的均為連年戰爭;至十九世紀中期,巴拉圭與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三國聯軍,打了一場拉丁美洲史上最慘烈的五年戰爭,巴拉圭幾乎死掉三分之二的男丁……踏入二十世紀不久,便與玻利維亞爆發戰爭,雖然獲勝,卻元氣大傷。在這種情形下,人民對一人一票選總統的共和國的和平訴求,溢於言表,結果國歌便有此別稱!

巴拉圭的母語是西班牙文,但土話瓜拉尼語(Guarani)十分流行,為第二官方語言,其國歌因此雙語並列(當然還有英譯),加上長達四頁的曲譜,此國歌所佔篇幅之長,與「小國寡民」(人口不足七百萬)絕不相稱。

■上引本欄又指世上「只有西班牙國歌沒有歌詞」,見報當天,小輩告以「沒歌詞的國歌不只西班牙」,查《全書》,沒歌詞的國歌,果然有四,除西班牙外,尚有聖馬力諾(San Marino)、科索沃(Kosovo)及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Bosnia & Herzegovina)。這幾個歐洲小國的國歌沒歌詞,主因是有太多詩人詞家自告奮勇,作了多首歌詞,令議會不知如何「落手」,結果不了了之;不過,波斯尼亞國歌詞曲同出一人之手,只是曲調人人喜歡,但為「國歌小組」通過的歌詞卻受阻於成員由不同政黨、種族,以至宗教背景人士組成的國會部長會議……

筆者要趁機作一「鄭重更正」。過去提及《全書》,指其第二版把「中華民國國歌」剔除,原來是筆者粗心疏忽之過(甚且說來電郵指正的讀友有錯,真是太失禮了)!此次查科索沃國歌,遍找不獲(從以字母序列的目錄),心想豈有此理,再翻書,果於「非聯合國成員」(Non-United Nations Entities)項下見之,且赫然發現有China, Republic條,收「中華民國國歌」(頁九○一)!其說明云,此歌詞作者孫逸仙(1866-1925)、作曲程懋筠(Cheng Maoyun, 1900-1957;江西新建人,留日音樂家),一九三七年定為中華民國國歌!

■有點意外的是,原來成立於一九六七年、總部設於雅加達的「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東協或東盟;有十個成員國,人口共約六億)竟有「盟歌」。二○○八年,「東盟」領袖突然發覺開會前不奏「盟歌」,有失莊嚴,遂於同年十一月二十日宣布以二萬美元獎金,廣徵會員國優才撰寫「盟歌」,大概是此消息一早外洩,不然不可能於八天後的十一月月底便收到一共九十九首競逐「盟歌」的曲譜。結果,由十個成員國代表,加上中國、澳洲和日本派出的專家,選中泰國作曲家、曼谷交響樂團創辦人、大提琴家Sampow Triudom譜曲的《東盟路》(The Asean Way),而詞作者為泰國《曼谷郵報》編輯Payom女士。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的十四屆「東盟峰會」通過定此為「盟歌」。同樣有點意外的是,傳媒從不錯過對「東盟峰會」的報道,但此間有人聽過「東盟」這首「盟歌」嗎?答案恐怕是沒有(「東盟」開會時若奏「盟歌」,與會者需要「肅立」嗎?)。無獨有偶,地區性組織有「盟歌」的,還有「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前身為「非洲統一組織」〔Organization of African Unity〕),其「盟歌」出自萊索托(Lesotho)大音樂家J.P. Mohapeloa博士之手,不過,此亦為「非洲統一組織之歌」,「盟歌」用其舊調套入新詞而已。非洲以外曾聽過此「盟歌」者,相信少之又少……

順便一提,「聯合國」沒有「國歌」,不成體統,曾長期為本報撰寫「商思話」專欄的程逸(梁寶耳),資深音樂人,曾有意為「聯合國」譜「國歌」,但聯合國秘書處指無此需要而無下文……其實,「聯合國之歌」由誰作曲,肯定要公開「競投」,但其歌詞,採用我國國故的「天下為公、天下大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或「普天同慶、天下太平」之類有普世價值的名句,相信不難獲全票通過!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