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1月28日

鄭赤琰

2017年見證了中美經貿實力逆轉

2017年中美經貿實力出現了逆轉,儘管美國眼前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則居第二,這個排名只是用經貿數字去比較得出的結果,但經貿的增長實力要靠全方位的驅動力才能竟功,其中最重要的經濟上升動力當推生產力的高下,市場的承托力、金融管理、政治穩定等重大條件。

除了這些條件完備仍不夠,更重要的國家的外貿政策能不能突破本國的局限,向世界市場跨出去;而能不能走出國門,在國際市場受到歡迎,這就要靠這個國家的外貿政策能否拋掉「保護主義」,鼓勵多邊的開放多贏的外貿政策,這便是阿當.斯密當年立論外貿沒有輸家的經濟學觀點。而美國也在戰後力主自由貿易的國際政策,並由此使到美國的經貿走到世界第一。這個成就除了靠經濟驅動力多項條件外,主要是要有開放的經貿政策從國際去吸納更多更大的經濟增長資源。

特朗普務求出入口扯平

可是這次剛於年初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到亞太5國正式訪問,以及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連串表態,可以清楚看到,最少在他任內的4年(或連任後共8年),美國的外貿政策已決定由先前實行了六十多年的「多邊貿易」(Multiple Trade),以至「全球貿易」(Global Trade)逆轉為「雙邊貿易」(Bilateral Trade)。他在APEC峰會上高調宣示,這幾十年來,美國在外貿上被其夥伴佔盡便宜,他歸咎於美國的「多邊貿易」/「全球貿易」所使然,為了要不被佔便宜,他決定今後的美國外貿政策要回到一對一的「雙邊貿易政策」。為了要實踐這政策,他此行訪日、 訪韓、訪華,一一展開雙邊談判,說明被訪3國對美貿易的大量盈餘(出超)必須立刻大量削減,直到雙方貿易出現平衡,不輸不贏,才算公平,才算彼此不佔便宜。

特朗普認定只要回到「雙邊貿易」,美國便可佔盡談判的優勢,迫使外貿夥伴多買美國貨,便可創造出入口扯平。為了實現急速減少美國貿易「入超」,特朗普當選後立即宣告放棄美國長期以來行之有素的「多邊貿易」或「區域貿易」組織,「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被第一時間宣布退出。這次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峰會也在大會上宣示對大會的集體貿易協議的方式不再認同,要以雙邊談判方式重新建構美國的國際貿易,他堅持只有這樣才可以重建美國的貿易「優先」條件,才可以消除美國貿赤。

一帶一路推動貿易全球化

可是在另一邊廂,卻見到中國代表習近平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上,力主經貿「全球化」,並指出「全球化」經貿投資已不可逆轉,只有開放才能帶來進步,要開放便要「包容、普惠、平衡、公正、共贏」。在大會上,為了展示中國願以身作則,習公布了中國未來15年進口42萬億美元商品,對外投資同期也會有2萬億美元。不但如此,習還在大會表示會通過「一帶一路」實現全球化的基礎建設,用公路、鐵路、海路跨洲越洋把全球聯通起來,也用交通沿線建設城鎮、工廠、電力水供等全方位有利發展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設備,都加以動員起來,只要全球共推「一帶一路」的大計,全球的經濟潛能便能得到開發,貧窮落後的國家也會因為得到全方位發展而告脫貧,全球的經貿能量也會因大量增長而造福全球。不但在這次的峰會上習有此表述,今年較早前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峰會上,與在廈門舉行的「金磚五國」峰會,都展示了中國對經貿全球化推動的決心和努力。

如果以過去5年來中國推動經貿、投資、金融三大成就的格局來判斷,在國內,中國的生產力革新、高科技的創新、金融管理現代化、經濟成長穩定常態化、市場增長正規化等等,都已卓有成就。在國外,更有「金磚五國」佔世界人口四成,佔全球GDP也近三成。

「帶路」參與國更多達六十多個,已在亞洲、歐洲、非洲、美洲開展,成績有目共睹。也正是因為有過去三十多年成就的信心,習在十九大黨代表大會上定下了中國今後發展成為「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至2050年中國將會實現全面小康的社會。以中國人口之大,經濟體之大,結合國際資源又能得道多助。由此推斷,中國致力於推動經貿投資全球化,很有成功的基礎。

中美經貿實力對調加速

對比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歐一片蕭條,美國立即發出重建西歐的「馬歇爾計劃」,以大筆資金與技術輸援,不過一二十年,西歐經貿發展迅速,也因此造就了美國經貿與投資的雙贏。在亞太方面,雖然沒有「馬歇爾計劃」,但也都為了重建日本而大力推動日美經貿發展,不過十多年便把日本打造成經貿大國。接着為了發展南韓、香港、新加坡,與台灣的經貿,借此加強4地對美的意識形態認同,不惜開放美國入口市場,有計劃地讓4地在美身上「討便宜」,結果也成功打造了「四條小龍」。接着美在1979年中國開放政策啟動,美國也趁機想借經貿發展去展開中國「和平演變」,用「最優惠國家」(Most Favorable Nation)的待遇,讓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還因此促成了中美貿易大量發展。儘管表面上是中國對美貿盈餘以好幾千億計,但中國市場變大了反而為美國企業開闢了龐大的新市場。

特朗普把美企在中國開闢生產線的做法看成很負面,以為美企被迫把生產技術帶去中國,因而提升了中國的生產技術,惟與其把此舉當成是「侵權的鹵莽小偷」,不如看成是美企出於減低生產成本以加強美企在中國的競爭力。事實上,不少行業如汽車與超級市場等中國市場大過美本土市場而出現主客易位,何況美國的高科技企業一向對中國禁足,也是美高科技企業維持高競爭力的板斧,即使有高科技把關也挽救不了美經濟出現滑坡,可見關鍵問題不出在外貿政策,更關鍵的還是其國民過分消費與浪費的生活習慣,以及過分討好選民的競選制度所造成的工資與生產能力失衡。對比之下,中國卻沒這關鍵問題,長此下去,中美經貿實力對調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2017年卻看到特朗普加速了這個趨勢!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