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0月21日

許為天

看教育施政

特首林鄭月娥在首份《施政報告》和綱領中,有關教育部分內容繁多,作為新政府的第一份《施政報告》,要為5年施政作序幕,較多篇幅在所不免,所以筆者也只就幾項提出一些看法。

是否邀請敢於批判的人

教育部分,她開宗明義地用了競選時政綱相應部分的同一標題:「優質教育.專業領航」。在研究8大教育範疇(一、教師專業發展;二、課程安排;三、評核制度;四、職業專才教育﹝職專教育﹞;五、自資專上教育;六、校本管理;七、家長教育;八、教資會在研究和學生宿舍的資助)中,如她在政綱寫下的,要邀請教育專家,包括了解前線教學人員情況的專業人士參與。

其中涉大專教育的第五及第八項,已分別邀請張炳良教授和徐立之教授,算是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展;困難的是,在其他教育範疇中,確實存在不同爭議,會否邀請敢於批判的教育專家來領航呢,便要看政府上下的氣量和智慧了。

要有氣量邀請反對聲音入「專業領航」隊伍,更要有勇氣提出教育界爭議的項目。就如一個於特首競選時爭議不休的題目: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TSA/BCA)的擱置,在林鄭的競選政綱中列明:「在完成相關政策的全面檢視之前,擱置於小三推行的全港性系統評估,為學生和家長減壓。」可是,在《施政報告》中卻是隻字不提,連起碼的交代也欠奉,或者真的有其難處:是否難在教育部門的「專業提醒」呢?

同樣情況會否出現於「專業領航」教育專家的邀請呢?就筆者對本港教育諮詢架構研究,發現有教育官員於邀請前線教育人員作委員時確有偏頗:偏向邀請與政府較「合作」或「低調」的,方便政府議程能有效運作和通過;較近期的基本能力評估及評估素養統籌委員會的成員名單,也顯示出這方面的傾向。

另一個較多學校關注的問題是,政府為學校提供經常的「空調設備津貼」,這是遲來的合理政策,也引動筆者回想18年前向教育署長的建議:把當時的「消減噪音計劃」轉成「舒適教學環境」新措施,把空調設備成為官津學校的指定設施。

然而,當年得到的回覆是,「消減噪音計劃」是環保署負責,要作跨部門的財政調動和大幅增加撥款均有困難,故此那份建議便束之高閣了。所以教育團體要影響一些較重大或繁複的教育政策時,向特區領導人反映爭取,往往比向有關部門討論更為有效。

此等情況又出現在另一教學政策的推行,就是「2018/19學年落實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其實,於世紀交接時進行的課程改革,學校以「校本課程」的名義,作出大大小小的科目和教學改動,真是百花齊放,很多都得到「優質教育基金」的財政支持,亦即是受到政府的「祝福」。

糾正教師職級政策落差

所以,中西史合併、史地經公合併為社會教育科等舉措,便令學校取消中史作為初中獨立科目,結果是校方和教師有動力、學生學習有成果,在教育層面上確實添上不少姿采。當中史教師及相關團體提出堅持初中必設中史獨立科目時,教育當局便以教學效能回應:「兩史合併教學效能研究證明不遜獨立成科」,也是近日教育新聞的標題。

所以拉拉扯扯又十多年了,及至年輕人的國民認同感驟降時,此項教學議題便由教育層面提升至政治層面。政治層面議題當然是政治場景下解決,於是乎在《施政報告》的一聲令下,便把教育層面多年爭議作出定案。其實,此項教學政策能否達成政治層面的目標,即年輕人國民認同感的提升,確是值得探究,大學學者申請作此項研究,會否有優先資助呢?

最後,筆者關注第一範疇(教師專業發展)中的一個可大可小的項目,便是「研究學位化教師政策」。因為這項目又是我於18年前給教育署長眾多建議中之一,如同上文提及的「空調設備津貼」,旨在糾正當時教師職級政策上的顯著落差:明明各入職老師已是學位畢業,為什麼還存在文憑教席的職級和薪級。

可惜的是,當年shelved的建議在這些年來不覺得對教育當局產生任何影響,希望今次提及的「研究學位化教師政策」真的能面對此等歷史遺留下來的難題。既然當局要邀請了解前線教學人員情況的教育專家參與研究,筆者會收到邀請函嗎?

許為天  教育大學客座首席講師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