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0月3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成功管治誇誇談 誠實作風已失色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 八週年,香港特區政府的慶祝活動是十月一日早上的升旗儀式、酒會和晚上的文藝滙演和煙火;北京方面的慶祝,當以九月三十日晚國務院為主家的國宴最為矚目和盛大。

在反港獨的吶喊大會上發表「殺無赦」之言及填報引起眾疑的大學學歷和專業資格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律師,雖然成為「問題人物」,在本港引起半城風雨,但仍為北京青睞,受邀出席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國慶國宴。他似乎因此有點飄飄然,透過YouTube發表其聞見和深受感動的心情。無論如何,成為如此隆重莊嚴場合的座上客,說明北京對「批評」何君的香港民意,不僅當作耳邊風,且有擺明「對着幹」──港人反對北京贊成──的架勢!

北京這種取態,表面上看,不過是以行動表明對其効忠者的支持與嘉許,然而,北京這樣做卻會以小失大。何君的誑言誑語,雖經他自己再三「闡釋」,亦不能、無法洗脫其口出狂語有違專業操守與法紀,亦無法改變其在填報資歷上不誠不實的初心,港人(包括若干親建制人士)對此十分反感,北京卻為他「背書」!那是否反映了「上有好者」「下」便可胡言亂語?!

何君堯一表人才,有法律專業資格,人脈基礎有鄉事背景,從政可說前途無限;可是,何君對好些事物的取態,太令人側目亦令人難以置信!從前朝跨過九七的老香港看來,他的作風,若為北京全盤接受,很有可能令香港「移風易俗」,使社會風氣和人事,從實事求是轉向「『欺』旨(香港民意)承風(京意)」、充滿虞詐的不誠群體。耍嘴皮表忠,愛國愛港的管治,真是那麼簡單?!

二、

去周日由「新進」政治團體如民陣、社民連、香港眾志、大專政改關註組及東北支援組合辦的「反威權遊行」,參與的人數不算少,惟考慮這些團體中有成員繫獄或已被控定日審判,人數便不算多。值得一提的是,主辦者與警方公布的遊行人數,真有雲泥之別,一說四萬多、一指不足五千;這類各自表述且分別極大的數字,已成為報道本港示威遊行新聞的「常態」,看電視直播的市民當然心中有數。當局若要取信於民,駁斥主辦單位誇張失實,下次不妨把維持秩序的警力人數,一併公布──如派出龐大警力控制人流,以及配備「最新武器」防範局面失控,便足見主辦單位報出的人數比較接近事實……

此次遊行主題顯然不在已證實注定引不起港人廣泛共鳴的爭取「香港獨立」,而是千夫所指的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不過,即使要他落臺的口號叫得嘹亮,看何君的「上」場,袁君肯定吉多凶少!遊行的其他見諸標語、口號的「訴求」,如「政治打壓可恥」、「毋懼威權時代、反對政治迫害」、「中國不屬於中共、國家衹屬於人民」,以至「港人自救、拒絕沉淪」等,看來亦衹是不期望能收宏效的情緒宣洩;至於高舉「不是國旗」的「黑色五星旗」,則適足反映遊行人士對中共威權的鄙視與不滿!

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十.一反威權遊行」雖以年青一代為主,但大專院校衹有何君堯任校董的嶺南大學生參與,其他院校事前開會決定衹以言文而不以行動支持。當然,不參與的都有言之成理的理由,但骨子裏可看出這是街頭抗爭活動需要付出一定(代價大小因機會成本不同有異)的效應。學生不想坐牢或被判社會服務會影響學業以致在就業市場失分,對示威遊行的選擇會愈來愈謹慎……港大學生會會長黃政鍀指出該校學生不參與遊行,原因是「袁國強並非威權的來源」,要他下臺「不是合適訴求」,這完全是求自保的歪理;然而,學聯將會以募款方式成立一個「支援入獄抗爭者基金」,顯見香港大專學生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力極高!

三、

這種種群眾活動,不免令筆者想起大約十天前新任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對其前任張曉明上調北京任港澳辦主任的評語,他認為這次人事安排,體現了中央對張氏香港的工作高度重視與充分肯定,並表示張曉明二○一二年十二月出掌中聯辦以來,「帶領中聯辦認真履行中央賦予的職責,依法保障中央全面管治權、妥善應付風險挑戰」。一句話,張曉明「為香港『一國兩制』事業傾註的大量心血、作出了積極貢獻」。這雖是八股官腔,卻可看到中央確給予張氏在港工作的正面評價!可是,香港人(當然不是全部)不禁要問,在張氏「治」港五年期內,主張自決、獨立、不信任甚至反中央,以及不認同中國人身份的香港人人數激增,這種中央不願見的「叛國」現象,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這不正足以說明張氏貫徹的香港政策徹底失敗嗎?當然,北京的看法與筆者迥異是正常而非反常。

王志民主任在同一場合表示,要深入學習習近平主席今年七月一日視察香港有關香港政策的「重要講話」,並「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對港方針政策……一如既往支援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這類言詞港人不會陌生,但檢驗王氏是否做出具體積極、對國家有益有建設性的成績,唯一的標準是在他「治下」香港民情民意的趨向──如果港人反中央、不認同中國人身份等等顯示人心與北京愈行愈遠的比率繼續攀升,王氏便發揮不了京港之間橋樑的作用……要知道,香港人抗拒回歸的民心若持續惡化,最終會為國家添煩添亂!

「一國兩制」下的人心回歸,不可能一蹴即就,怎樣包容忍耐,保持香港為一個誠實踏實的社會,是一個需要港人和北京共同正視的問題,當年「普選」因一個「真」字的要求,擾擾攘攘,結果令多方抱憾;可是,香港一旦充斥咬牙切齒的假情假義,那是更為可怕的場景。希望港人對「作風誠實」的要求,不會闖出禍事!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