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9月28日

孔永樂

新加坡可再創經濟奇蹟

9月19至21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問中國3天,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王岐山等4位中共政治局常委會晤。李顯龍及訪問團其後到訪廈門,參觀中山路步行街、福建(廈門)—新加坡友好醫療服務中心等地。

中國自2013年底推行「一帶一路」經濟戰略以來,福建已定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根據《新加坡統計年鑑2017》的數據,現時居於新加坡的華人約有300萬。

歷史上,來自福建的華人在新加坡的比例較高,由此可見,李顯龍是次訪華的行程是經過精心籌備。十九大會議即將舉行,中國此時高度重視李顯龍及其訪問團,兩國關係可謂別具意義。

新加坡要做毒蝦

筆者認為,除了中國與新加坡於過去50多年來建立深厚的外交關係外,中國於十九大前接見李顯龍是向國際社會傳遞一個重要訊息︰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是今後全球治理的基本方向,不能因少數國家和群體的誤解或反對而走錯路。

中國在全球治理將會繼續發揮推動作用,但具體合作等細節仍有待雙方落實和不斷檢討。中國高規格接待李顯龍有其歷史因素。新加坡在建國總理李光耀領導下,一直對華採取務實的外交政策。

李光耀是少數與兩岸領袖都有深入交往的國際元首,過去半世紀,多次的歷史重要時刻都能恰如其分地處理各種外交難題,例如1993年親自促成極具政治意義的「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2000年中星建交10周年,時任總理朱鎔基高度讚揚及感謝李光耀資政長期以來為推動中星兩國互利友好合作而作出的努力;2007年,總理溫家寶到訪新加坡時,亦高度評價李光耀是中星關係的奠基人和見證者,並多次明確反對台獨。

今次習近平高規格接待李顯龍,並表示保持高層接觸是中星兩國老一輩領導人的良好傳統,也是中星關係緊密的體現。筆者認為,這是對中星關係持平的評價。

兩國新一輩領導人能否繼承這個良好傳統,仍需各方共同努力。是次訪華安排於十九大前舉行,中方已向新加坡表達善意;日後兩國關係是好是壞,主要的決定權將落在新加坡一方。

1966年,李光耀在一個公開講座上曾經詳細分析對當時亞洲局勢的見解。兒時經歷二次大戰及目睹日軍侵略慘況的李光耀深刻地認為,各國從來都並不平等,正如華人的一句格言︰「大魚食小魚,小魚食蝦米。」

無論從人口或地理面積看,新加坡只算是亞洲一條小魚,為求生存,除了化成「毒蝦」令其他魚不敢靠近外,李光耀還分析小魚的最佳戰略是爭取與中魚和大魚都做朋友。亞洲內的印度和中國都是大魚,而忽略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也是無知的想法。

可創的各項佳績

現時新加坡已不再是一條寂寂無聞的小魚,反而更似是一條具高經濟價值的優質魚,繼續食蝦米既未能滿足自身需求,又不思進取;較聰明的策略是,如何令自己在市場不斷「升值」,這才符合冷戰結束後轉為全球化經濟下的大海環境。

細心觀察,亞洲的風向、水質和魚群類別與世界其他水域不同,因殖民地統治及中國崛起而帶來的各種問題相對較多。無論如何,新加坡都應確保亞洲海域不會翻起大浪,維持和平的亞洲局勢,專注經濟增長,才是一直賴以生存的硬道理。

訪華之行後,相信李顯龍及新一代領導更了解中星兩國的傳統友誼,以及在不同領域可與中國的發展機會;同時,新加坡亦要多思考如何處理與中美兩國的外交關係。處理恰當的話,新加坡在外交和經濟層面也可再創驕人佳績:

一、無論新加坡與美國的關係是穩定或良好,最重要是,都不應影響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美國的外交結合其利益和建國信念,二次大戰後更有強大軍事力量作後盾,這令不少國家都感到難以周旋。李光耀一生曾會見不少美國政商領袖,但在其回憶錄也坦言他對美國的感受非常複雜。一方面,李光耀欣賞美國人聰明,經常有「可以為之」的態度看待事情;另一方面,李光耀認為不少政治領導者都過於樂觀地認為不少種族、宗教、語言和文化價值觀的差異,可以透過金錢便能迎刃而解。這種思維難免會引起更大的紛爭及動亂。

與中美合作最有利

美國自特朗普上任後,北韓問題不斷升溫,美國政府、國會及傳媒在不少重要的外交政策均有分歧。新加坡對美關係存有不確定因素。

此外,早前新加坡在南海爭議上予人的觀感是偏向美國的亞洲政策,這不單在國際政治上引起爭議,國內眾多的華人群眾及少數精英學者都有不同意見,這對團結新加坡不同種族、專業和文化的多元社會不利。

從李光耀執政的經驗看,新加坡盡量以不結盟方式處理外交關係,重要的政策是不偏向任何一方,維持和平的周邊局勢,讓新加坡發展經濟,這才最符合國家利益。

二、現時的全球經濟格局是,中美兩國緊密連在一起。理想地看,新加坡與中美兩國共同發展,對其經濟才有最大的收穫。據媒體報道,現時總部設在新加坡的美國公司超過3700間,但同時也有多於6000間中國公司在新加坡投資。在經濟層面看,美國與中國的公司既有競爭又有合作。

自中國提倡「一帶一路」經濟戰略後,相信一些美國公司對中國的對外投資感到興趣。新加坡在此機遇下有極大優勢。李光耀、吳慶瑞等人花了數十年時間努力改革,令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有眾多機會留學英美著名學府,對英語和西方文化有深刻認識。

新加坡過去20多年一直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並加強華語和中國文化教育。在此情況下,新加坡人在中美主導的全球化經濟下,將擁有語言、文化和商業網絡的大優勢。有研究指出,新加坡在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和服務產業明顯佔優。若然她繼續其開放及專業的發展策略,未來與中美兩國的合作均能獲益。

李光耀為新加坡領袖及人民留下珍貴的政治遺產,國內政治在全球極端主義下仍然相對穩定,只要亞洲的局勢維持和平與繁榮,「一帶一路」新經濟戰略在各國互補發展,創造更大規模的經濟效應,新加坡前景也是充滿希望。

孔永樂_城市智庫成員、「就是敢言」計劃成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