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9月20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整合華人慈善事業 強化軟實力顯國威

「全球華人慈善行動」將於明天(二十一日)在本港召開成立以來第一次會議,此一由美籍華裔人士主催的組織,九月六日已在洛杉磯正式成立;繼香港之後,下次會議將於北京舉行……。中國已站起來,美籍華裔設立的慈善基金如雨後春筍,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獲利甚豐的美籍華裔富商的捐贈大幅增加,他們成立慈善基金,展開以「促進美國和大中華地區」的慈善活動,看情形這些慈善基金中,不少通過在美國等地的活動,發揮過往美國私人基金在華辦學賑災設醫院,進而樹立大美國形象的作用,用現在的「術語」,即通過這些彰顯「軟實力」的善行,改變一般人對中國的壞印象。

此事令筆者想起內地的民間慈善事業,因作本文記之。

一、

鄧小平一九九二年「南巡」時的豪情壯語「讓部分人先富起來」,四分之一世紀後,內地「先富起來」的人,可說滿目皆是,日有所增。當然,富有「大」、「小」之別,所謂中產特別是中上階級(Midde Upper Class),這類「小康」家庭,應該稱得上「小富」。麥健時諮詢公司的有關報告顯示,二○一二年,內地富裕家庭佔家庭總數百分之三、中上階層佔百分之十四、中間階級(中產)佔百分之五十四、貧窮佔百分之二十九;至二○二二年,據該公司的推算,依次是百分之九、五十四、二十二和十六。麥健時的定義是,富裕家庭年入三萬四千以上、中上一萬六千至三萬四千、中產九千至一萬六千、貧窮九千以下(美元.下同)。除了貧窮數目下降,其餘均大幅攀升,其中尤以中上收入階層增幅最為可觀。連串簡單抽象的數字,反映這些年的經濟政策確有創富效果,「能者致富」,十分顯然,隨着經濟持續高度增長,「先富起來的人」愈來愈多,不難預期。

經濟增長個人財富累積的同時,貧富差距日趨明顯,這種世界通病,雖非金錢掛帥的中國亦不能免。事實上,只要自由「一息尚存」,貧富殊途,是自然發展。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始於二○一○年的「中國家庭追蹤調查」,「追蹤」二十五省一百六十地區的一萬四千九百六十個家庭的財政狀況,二○一五年的報告,顯示百分之一家庭擁有全國(私人)約三分之一的財富,而底層百分之二十五家庭的財富佔有率僅百分之一。財富不均情況,以內地執政黨的使命和政經結構,可說非常嚴重;然而,和國際平均數比較,中國的情況仍「可以接受」。瑞士信貸同年的《全球財富報告》,顯示百分之一的富裕階層所佔全球財富過半,而底層七成的成年人年入不足一萬元!貧富鴻溝之深之闊,概可想見。

客觀條件如此,慈善事業的功用便顯得很重要。

二、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管治學院雅殊中心(Ash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簡年漢(E. Cunningham),月初發表特稿〈了解中國的慈善概況〉(Understanding China's Philanthropic Landscape),在筆者的有限閱讀中,似為少數詳細評介內地慈善事業的文章。在「先富起來的人」不計其數及躋身世界富豪榜者日多的社會環境下,加上受《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影響,隨着財富大幅累積,加上二○一六年三月人大常委通過《慈善法》,成為「合法事業」的慈善事業在內地大放異彩。我國的慈善事業,真正是古已有之,漢朝已有「賑貸鰥、寡、孤、獨、窮困之人」的「詔令」,即皇帝命令有關部會低息貸款給有需求的人群;至南北朝已建「六疾館」(按六疾為寒疾、熱疾、末〔四肢〕疾、腹疾、惑疾〔精神病〕及心疾;六疾館類今之全科醫院)、「孤獨園」;唐朝設「悲田養病坊」;宋元則有「福田園」、「安濟院」、「孤老院」和「養濟院」,這便是今之療養院和護老院的雛形……。香港人對國人這種養濟鰥寡、慈幼撫孤的慈善事業絕不陌生,東華、廣華、保良、樂善堂,以至馬會及公益金等等,便是大家耳熟能詳以行善為快樂之本的慈善機構。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這些慈善團體的善款均從「眾籌」而來(馬會和公益金尤為顯著),惟本港「獨資」──由財閥自掏荷包組成的慈善基金,投入的資金似乎更多,在慈善活動上貢獻更是不容忽視。

三、

與歷史上任何時期不同,過去財富累積緩慢,積聚龐大財富者大都已上年紀,當今之世,只要捕捉一個機會、看中一個潮流,財富便滾滾而至,美國微軟的蓋茨、 臉書的朱克伯格,內地的馬雲、馬化騰,便是表表者,他們的同輩中發財致富者更數不勝數。一句話,這些富可敵國的後生財主,離退休之齡尚遠,他們有精力有識見有熱誠,親力親為,為自己成立的基金指點路向,這種做法,肯定令把基金「管治權」交由一個以守成為宗旨的委員會管理,更進取更有創意,同時可節省不少行政費用。以蓋茨夫婦為名的基金「主攻」環球窮困及疾病,便是現成的顯例。該基金年報由蓋茨夫婦親自執筆,頗可一讀。

簡年漢的長文,具體地介紹了內地各省市慈善基金的運作,筆者的印象是,它們的捐助對象大都以本地(省、市)為主,偏遠地區如西藏如新疆如寧夏,無論在環保、教育、福利、文化、醫療,以至天災上,所得善款,微不足道──內地十大捐款者二○一五年捐給西藏和新疆的善款,分別佔總善款百分之零點零一和百分之零點零四,聊勝於無而已!

內地財主只厚「本地」(企業總部)之外,北京和重慶獲最多總部設於外地企業的捐款,此中的理由,「你們懂的」。捐助的項目當然要配合當前的國家政策,而捐款集中於「本地」和「皇城」,有助提高企業和個人在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進而也許可輕易地掃除拓展業務的障礙。這種捐款意向,解釋了何以偏遠山區遭逢重大天災時要香港(政府和個人)出手相助的原因!

統計顯示,內地慈善家約四成是物業發展商,依次為廠商、科技、能源、消費品、金融、教育及交通運輸……,他們一共成立了五千五百四十五個慈善基金,在二○○六年至一六年這十年間,總共捐出一百六十七億!以一九四九年後慈善事業突然消失的內地,這種捐款不算少,且在相當程度反映了內地經濟發展的實況──一九九七年,房地產業佔GDP約百分之四,二○一四年已佔百分之十五;業商大發其財,他們踴躍捐款,成為善款最大來源,是很自然的。

看中上及中產階級的壯大,現在尚未成氣候的「眾籌」慈善事業,在內地有無限發展空間──如果內地能立法在稅務上優惠慈善捐款者,肯定「善款」會大幅增長。

四、

「全球華人慈善行動」(Global Chinese Philanthropy Initiative; GCPI;行動改為動力,似較恰可)明天舉行的香港會議,是華人和美籍華裔慈善家的聚會,旨在探索慈善活動在「美國和大中華地區的貢獻」。內地慈善活動已見上文,美籍華裔慈善家近年在美國十分活躍;美國的華裔(先祖從內地、香港、台灣及澳門移民)慈善基金在二○○○年至一四年間大幅增長數倍達一千三百餘家(約八成成立於二○○○年後),其中於○八至一四年捐出百萬以上的有六十多家(佔美國總捐款百分之一點二)。這種趨勢,似乎與中國提升「軟實力」的國策有關,那意味包括內地的慈善基金今後將更積極地參與有助提升「國威」的海外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慈善活動……

香港這麼多以個人之名成立的慈善基金,不要錯過這個可以「為國爭光」且受知於北京的機會!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