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9月11日

莫乃光 專業議政

《施政》期望(二):促進本地科研 科技帶動產業轉型

繼上篇寫到期望10月《施政報告》增強科技人才培訓、如何促進本地科研、利用科技推動產業轉型是帶動本港創科發展的必需條件。

推出科研扣稅

相比其他區內競爭對手,如新加坡、台灣、南韓等地的科研總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均高於2%,惟香港只有0.76%。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今年3月發表報告,建議2020年把本地研發開支提升至佔本地生產總值的1%。

綜合多國經驗,科研扣稅的措施是不可少的。為吸引跨國科技公司,以色列向年度總收入最少達29億港元、並在國家優先發展區域至少投資7億多港元,以及合併資產負債表超過388億港元的企業,徵收較低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即5%。然而,只引入科研扣稅是否足夠?

筆者建議,政府應採取更多積極的政策,例如具創意的貸款計劃、擔保、基金和金融工具;主動到國際創科生態蓬勃的地區進行推廣,吸引具實力跨國科技公司在港設立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從而營造商界的創新科技文化和增加國際合作進行產業研究和技術轉移,鼓勵企業加強在本港的科研投資,推動科技應用(包括智慧生產、機械學習、無人機、物聯網、大數據、雲端運算、人工智能等)以帶動傳統行業升級轉型。

以新加坡為例,當地政府2011年起便推行生產力及創新優惠計劃(Productivity & Innovation Credit),為企業的6項開支範圍提供稅務寬減,包括購置/租用指定的資訊與科技及自動化設備、員工培訓、購置/授權使用知識產權、註冊專利、商標、設計和新品種、研究與開發、獲個別批准的設計項目等。

要成功令本港科研投資由公營機構轉向私營機構主導,政府須鼓勵私營機構加大科研投資,建議為符合條件的本地科研開支提供額外扣稅,創造優質職位,並參考新加坡措施,為其他科技開支提供減稅優惠。

制訂轉型藍圖

Google今年5月在中國舉行的AI峰會上,暗示將成立中國的AI研究團隊,近日就被發現開始對外招募AI相關人才,準備在中國建立AI研發中心。高盛近日發表報告,指中國擁有人才、數據和數碼基建的優勢,將能快速追趕美國在AI的領先地位。

現時政府較多開支用於興建基建和科技園區,人才培育及整體創科生態系統的營造仍遠遠不足,以致外國科企較少選擇在港建設研究實驗室。除了上述扣稅措施吸引更多跨國科技企業落戶設立研發中心,如何凝聚技術人才來港發展並強化企業數碼轉型,將是未來政府須要研究的方向。

當然,少不了的是,更新法例以便利創新技術發展。筆者去年已建議政府成立科技與法例研究專責委員會,因應於推動科技和提升香港創新力時所需的法例更新和跨部門政策,進行專題研究,協助研究需要修訂的政策或法例。特首已表示會改組中央政策組推動跨部門議題,以推動創新為目標,檢視過時法例的工作是合適的研究範疇。

面對傳統行業受空間限制、本地就業成長放緩、競爭加劇等挑戰,筆者亦建議為本港四大主要行業、六大新興行業及其他人力密集行業制訂「產業轉型藍圖」,透過跨政策局及與行業團體等合作,未來5年內針對提高本地生產力、創新和人才培育三大範疇提出轉型藍圖,協助中小企利用新科技達致數碼轉型;亦應研究如何把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及機器學習推動產業轉型。例如設立「自動化支援計劃」,支持需要密集人力資源的行業(如飲食業)展開或提升自動化項目,提高生產力的同時創造科技行業商機。

發展創新科技是環環相扣,從建立人才庫,到吸引海外科技企業進駐香港,藉以提升本地科研及推動轉化技術,下一個挑戰是如何扶持本地初創企業及業界中小企成長,如何延續今期提到的利用科技轉型,借助新技術改善公共電子服務及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莫乃光_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