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8月12日

黃家樑

從教育開支看政府理財哲學

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在個人網誌發表文章,指特區政府過去一直採取「守財奴」的財政哲學,穩健有餘,卻進取不足。

究竟上述批評能否成立?本文回顧回歸20年來港府的財政狀況,從教育開支的角度分析,了解特區政府對教育投資的變化,討論其對香港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影響。

自特首董建華上任後,香港的教育發展踏入新紀元,政府一改英治時期「重量不重質」的教育政策,大力投資發展教育事業, 並配合2000年前後推行的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素。就【表】中所見,教育總開支從1997年至2004年間大幅上升,教育總開支至2004年更佔GDP 4.7%之多,是為回歸20年以來的高峰。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時期香港經濟步入低潮,港府自2000年起連續4年出現財政赤字,財政儲備大減至只有2753億元;政府於艱難困乏時仍對教育事業不離不棄,不斷增加投資以造福莘莘學子,實在難能可貴。

諷刺的是,走過亞洲金融風暴和沙士襲港的陰霾後,香港的經濟自2005年起復甦,GDP拾級而上,政府財政盈餘屢創新高,至2016年財政儲備更創下9357億元的紀錄,可是政府對教育的投資已無復當年之勇,教育總開支佔政府開支比例由高峰的24%大幅下跌至2016年的17.7%,教育開支佔GDP的比例更反覆下跌至3.3%。

由此推斷,當年特區政府把教育「投資」視作「開支」,把教育「財政撥款」當作「財政負擔」,所以教育佔政府的支出務求愈來愈小,教育開支也未有合理地隨着香港經濟增長而同步調升,稱之為「守財奴」財政哲學, 實在一語中的。

財政投入 務求合理

於投資不足、改革項目一浪接一浪之時,特區政府的教育事業惟有以「次貨」和「A貨」濫竽充數。基礎教育方面,為了在有限資源下建構多元化辦學模式,政府鼓勵名校轉為直資,借市場化之便增加家長對子女教育的付出,但帶來教育上的貧富差距,形成教育不公平現象。大專教育方面,為「多快好省」地提升大專入學率,政府引入自資學位和私立大學,令基層子弟面對沉重的經濟負擔, 窒礙其社會流動。

凡此種種,都是昔日特區政府對教育投資不足和欠缺承擔所致,影響的不只是教育界,更是廣大市民,特別是基層家庭和年輕一代,說是「穩健有餘,進取不足」實在是留有餘地。

要言之,在全民奮發,經濟起飛的「獅子山下」年代,量入為出和審慎理財,配合積極不干預政策,曾幾何時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元素。然而,在今天貧富懸殊加劇、社會流動不足、經濟增長未能惠及基層的「兩極分化社會」內,「力求收支平衡」只會予人「守財吝嗇」和「刻薄寡恩」之感,最終埋下社會不和諧的種子。新政府上任後,增加對教育事業的投資,令人耳目一新,還望再接再厲,以撥亂反正,讓教育等方面得到合理的財政投入,讓社會各階層受惠。

黃家樑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