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7月27日

葉建源 專業議政

為自資學生提供平等學費補助

上星期,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36億元教育新資源,這是整個教育界多年來爭取得來的成果。撥款所涵蓋的項目,讓不少教育持份者受惠,包括幼稚園、中、小、特殊學校和大專師生。儘管如此,措施之中仍有不少細節並不完善,甚至帶來相當大的爭議,其中一個焦點是,教資會資助院校轄下自資部門(八大附屬院校)的學生應否與其他自資院校的學生一視同仁,獲得3萬元學費資助?

資助學生方向正確

香港現行的高等教育制度,一分為二。一邊是八大的資助課程,政府的資助比例甚高,每名學士課程學生每年的學費約4萬多元,但平均單位成本已接近30萬,其間的差額就是政府的資助部分。另一邊則是自資院校課程(包括八大附屬院校),儘管學生水平和課程質素均有一定保證,但這些課程並沒有獲得政府資助,學生要捱貴學費,每年六、七萬以至10多萬的比比皆是。不少學生讀完4年自資學士課程,已經一貧如洗,「學債」纍纍。

學生讀書,既有個人得益,也有社會回報,提供一定資助是非常合理的。有見及此,我們由2013年開始,每年均向政府建議,為自資課程學生每年提供3萬元學費資助,以減輕學生和家長的經濟負擔。我們的建議是以人為本的,因此並無八大附屬院校和其他自資院校的區分。

可惜過去幾年,梁振英政府對民間的建議均不聞不問,直到新政府才採納這個建議:由下學年起,向修讀指定14家合資格專上院校開辦的全日制、經本地評審本地和非本地自資學士學位(包括銜接學位)課程的合資格學生,提供每年3萬元的免入息審查資助,估計每年可讓約35000名學生受惠。這能夠紓緩自資院校學生的經濟負擔,新政策的方向是正確的。

製造新的不公平

可是,新政策只資助就讀14家指定自資專上院校的學生,無疑忽略了八大附屬院校中也有自資課程,就讀的學生也同樣遇到財政困難,政府何以厚此薄彼呢?雖然在八大附屬院校就讀自資學位課程的學生數量,只佔全部的大約五分一,但政府總不能因為他們只屬少數而不予理會,這令不少學生和家長感到不公平!

政府的解釋是,當局希望自資院校與資助院校兩者都能健康發展,亦需時釐清自資界別和資助界別的角色,所以現階段不宜放寬資助範圍云云。這個解釋相當牽強,難以服眾。

世人都不難明白「不患寡,患不均」的道理,只向部分人提供資助是難以令人接受的。因此,我在立法會財委會會議上提出一個補救的建議,促請政府於最短時間內完成對八大附屬院校的角色和定位的檢討工作。

檢討結果離不開兩個答案:一、假如當局最終認為八大附屬院校應該繼續開辦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的話,就應該以經常性開支向就讀該等課程的學生給予相同的3萬元資助;二、假如當局認為八大附屬院校不適宜開辦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的話,也應該以「一筆過撥款」的方式,向現時的學生提供相同資助。

只有這樣做,政府才可以表明其資助學生的政策是以學生為本,一視同仁,紓緩他們的財政困難,更圓滿和公平地貫徹政策的目標。我相信,這個補救方案會令政府免卻歧視之譏,也可減少不必要的社會怨氣,會得到社會公眾的歡迎。

葉建源_立法會(教育界)議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