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6月21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南海可期不掀巨浪 內部困阻棘手難紓

一、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新興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在大國而後者不會坐以待斃一定回應這種挑戰」的現象,這本是個冷門的政治術語,二○一五年經習近平主席品題後(見四月十一日本欄)「爆紅」;習主席訪美時指出中美兩國「不會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即中國不會挑戰美國的地位,意味兩國不會大打出手;但美國著名政治學者、哈佛資深教授艾里遜四月上旬出版的書,題為《極終一戰——中美能避過「修昔底德陷阱」?》他的答案傾向「中美難免極終一戰」。從史學的角度解讀政治現實,和習主席唱反調。

中美「最終」會否在戰場上一決雌雄、一見高下,現在誰亦說不準。從「經濟」視角,中美各為金錢而忙,「零和遊戲」的戰爭是打不起的;然而,「好戰分子」認為「賽月娥」的班底不變,特朗普「安內」之後,為免軍事崛起的中國威脅美國的霸權,必會在她「坐大」之前把中國壓下去,而藉口俯拾即是,周前特朗普用以與古巴「外交降級」的理由,一樣派得上用場;當然,這與「修昔底德陷阱」有別。另一方面,前天發生的「海難」,用特別材料打造的美國神盾級驅逐艦「費茲傑羅」被一艘掛菲律賓旗的貨櫃船撞得稀巴爛且死了七名海軍,此中當然牽涉很多理由,卻足以證明美國軍事硬件虛有其表,有人進而想起毛主席揶揄美國為「紙老虎」的「典故」,找個機會讓美帝嘗嘗中國武功的厲害,逼她知難而退離開遠東……。「修昔底德陷阱」的陰魂不散!

二、

中美之間的矛盾,當然不是憑經濟上互通有無各自「袋袋平安」便能解決,一般論者甘之如飴深信不疑的「修昔底德陷阱」,卻已被推翻,那意味矛盾雖深卻不會由中國先發制人而解決!賓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華爾特隆(A. Waldron)本月中旬在網誌《Supchina.com》發表題為〈沒有「修昔底德陷阱」這回事〉(There is no Thucydides Trap)的長文,列舉大量史實(多半來自耶魯史學教授卡根〔D. Kagan〕一九九五年的巨構《戰爭之源及維護和平》〔On the Origins of War……〕)。一句話,根據正史記載,公元前三四百年,新崛興的雅典和「早發」的斯巴達並非一開始便開戰,而是長年和平共處,兩邦人民雖少有往來,惟領導人頗有交情,並無新興大國(雅典)的崛起令斯巴達擔心「一哥」地位受挑戰令兩邦關係緊張最終引發戰爭這回事。事實上,當雅典「話事人」伯里克利(Pericles)突然死於瘟疫後,雅典「民族激情」澎湃,人民高昂的戰意無法控制,雅典與斯巴達才爆發戰爭,而以發動戰爭的前者慘敗收場。這種史實與「修昔底德陷阱」描述的現象不同。

無論如何,艾里遜教授指出「新型大國挑戰古老大國的例子,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在過去五百年,便有十六個這樣的例子(引起戰爭的有十二起)。可是,華爾特隆認為這種論斷偏頗不全面,他舉例說,二十世紀初葉崛興的日本,威脅到俄羅斯這個老大帝國在遠東的利益,但一九○四年爆發的日俄戰爭由日本主動挑起(俄國大敗不僅被迫從遠東撤退還種下翌年「第一次俄國革命」的禍根);還有,一九四一年日本「再起」,但當年的強權美國並無採取任何抑制日本的行動,反而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把美國捲入二戰。至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德國崛興,當年的固有勢力英、法和蘇聯並未聯手壓德,反而是德國發起二次大戰……。這幾個事例,說明固有勢力並無打壓新興國家的「習慣」,反而是新崛起國家為擴張地盤發揮更大影響力而發動戰爭。上述史實令人不安的是,日本一旦壯大,便會對外發動戰爭……。

三、

已經崛興的中國,所以不會跌落「修昔底德陷阱」(習主席所言無虛),即不會武力挑戰巨無霸美國的地位,根據華爾特隆的分析,是因為中國於九十年代「牛刀小試」,略有所成卻引起南海周邊國家聯手反對而知所收斂。一九九五年和二○一二年中國分別武力「收回」屬菲律賓名下的美濟礁和黃岩島,但出乎中國意外,周邊小國並沒有受中國的經濟利誘而「袖手旁觀」,她們反而是加強武備,並與美日澳等西方強國作某種形式的「聯防」,日本、南韓和印度亦作了充分軍事準備(她們可能都擁有核武!?);到了本月中旬,更傳出與中國經濟關係密切的美國、日本、澳洲、印度和法國,考慮組成聯盟,以阻遏中國的軍事擴張;這些國家不顧經濟利益要與中國抗衡,中國能不提高警惕!?換句話說,中國決心「收回」南海諸島,原本以為「諸小」受益於中國經濟崛起,不會起而抗爭,以免斷了「財路」,哪知卻引起一場軍備競賽,甚至令若干西方國家「團結抗中」……。面對這種形勢,理性的北京領導層,當然不會做出任何高風險活動,以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

以目前的條件,「如無意外」,中國不會挑戰美國的霸權(在智者領導下,雅典不曾對斯巴達發動戰爭),那意味中國各方面的發展將按國家的計劃進行。不過,中國的「內部問題」也許更棘手,嚴重的污染不限空氣和水源,耕地的「毒化」更令人擔心會食物中毒。中國有近兩成(百分之十八強)的世界人口,耕地面積卻只有百分之八,耕地嚴重不足,彰彰明甚,現在再加上長年「失修」,中國的糧食供應前景不容樂觀(見六月九日《經濟學人》社論;有關當局也許可作一「民調」,看看有多少在內地工作的港人周末回港採購包括食米的日常食用品),而清除污染土地比淨潔空氣難度更高……。華爾特隆說他今年初見中國籍學生結婚並在當地置業,他們不想回家——污染、醫療系統敗壞、食物質素惡劣以至貪官無處不在,令「有識之士」寧願在海外做「愛國人士」——便如習主席的元配居英不願回國一樣。

以華爾特隆的看法,在可見的未來,中國為了「生存」,必須解決許多不易解決的問題,加上近日郭文貴(那位先新華社「報道」習主席訪美詳情的內地外逃巨賈)大爆北京決策層貪腐內幕,雖被內媒(如《環球時報》)指為「負罪恐懼用謊言壯膽」,但北京非白紙黑字作出解釋不能釋群疑;還有,肖建華案關鍵人物王岐山、俞正聲和李克強,均位高權重,當局如何還他們以清白且似不易為。中國無意與美國及其附庸兵戎相見,可說有自知之明即因自知力有未逮而無意挑戰美國霸權,是睿智的做法。不過,華爾特隆沒有覺察的是,中國要收拾香港的「獨立分子」,是綽有餘力的!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