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6月20日

鄭赤琰

評民主黨決議文

香港民主黨於6月7日發表一份文件,題為〈站在歷史巨人肩上──民主黨對香港與中國關係的回顧及展望〉(以下簡稱〈民文〉),正如〈民文〉1.5節所言:「這份文件是從我們的角度對八十年代至今香港爭取民主歷史的回顧,同時也探討民主黨對未來社會發展香港前途的思路和方向。」

〈民文〉沒有慷慨陳詞,只說:「希望能以事實與理據踏實地探討過去,思考未來,我們知道在這政治光譜愈來愈分歧的今天,不可能有某一政治路線能滿足所有市民,但我們望能以此文件為基礎與香港社會展開良性互動、彼此學習取長補短,一起為香港未來奮鬥。」

〈民文〉長達16頁,礙於篇幅所限,本文只能把它以看待「歷史」的方法及其角度討論。誠如〈民文〉所言,政治路線可有不同,對歷史事件也可有不同的角度作出判斷,但是歷史事實就必須忠實看待,不能主觀取捨,否則把主觀的偏見偏聽偏言當成客觀的事實,便會變成自欺欺人,作為一個政黨對事對人都必須客觀。

所謂「歷史」充滿偏見

政黨有不同政治路線,很正常,各黨有本身的政治路線,有黨的政治主張,這也很正常,可是只看到本身的主張而把他黨的主張當成不存在論,那就不正常了,因為政黨的功能不只是提出自己主張,更重要的是要能整合他黨的主張,從而尋求最大公約數的公共意見與凝聚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

可是〈民文〉最值得商榷之處是,該黨所指的歷史「事實」充滿主觀的偏見偏聽偏言,最嚴重的是把過去30年(回歸前10年、回歸後20年)在港發生的歷史事件只看到「民主回歸」的路線,因而也只看到自八十年代開始「香港社會要求重新釐定香港與中國關係的聲音日漸強烈」。這段文字出現在前言1.3節;此段引文之前則寫着:「然而中央政府多番對港內部事務作出干預,破壞『一國兩制』,2014年8月31日人大常委作出就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的決定直接否定真正普選的機會。」

就1.3節的文字看,更全面的歷史事件除了包括「8.31人大常委釋法」之外,更重大的事件於「8.31」前後連串發生。首先是民主派針對政府提出的特首選舉方案展開全面抵制,除了要把泛民立法會議員23至27人「綑綁」,一致反對政府提案外,還發動群眾運動,其中「佔中三子」提出的「佔領中環」名為「公民抗命」,後來搞出79天癱瘓金鐘、銅鑼灣和旺角三地交通與商業重地,還天天發生示威群眾向警察暴力衝擊,這是反對政府特首選舉方案的高潮。

「佔中」期間,政府還接受4名學生代表與林鄭月娥、袁國強、譚志源、邱騰華4人代表政府展開電視直播辯論。在此之前,就在連串反對政府方案後,又看到泛民與學民思潮發動真普選的要求,其中建議政府接納「政黨提名」與「公民提名」特首候選人,這兩項要求最後還舉行全港現場與網上投票,獲得78萬人投票支持真普選。

在上述連串議論紛紛與群眾抗爭的事件發生過程中,人大常委基於真普選的提案有違《基本法》第45條的原則:「提名委員會是唯一的機構擁有提名權」,因此不想用意見動員製造社會紛亂,應該由釋法最高權力機構的人大常委作出釋法;人大常委釋法出來後,反對派也做足反對行動。可是在這反對事件當中,香港支持人大常委釋法與反對真普選的群眾運動也催生出來。

由「幫港出聲」與其他38個團體發動的反佔中與保普選也在全港展開簽名運動,結果有183萬人簽名支持;簽名結果出來後,38個團體還發動大遊行表態支持政府的政改方案,這個遊行規模原定3點鐘在維園集合後開始遊行,但維園所有球場已告人滿,還塞爆附近的街道,因此主辦者決定12點半開始遊行,可見該次的遊行規模絕對不輸反對派歷次發動的遊行人數。

民主豈可排斥主權

〈民文〉不提反對「8.31」事件則已,要提的話,怎能不提38個團體發動反佔中、保普選的重大歷史事件?怎麼不提歷史性的對壘呢?可見它所指的「民主回歸」,不能只提反對政府的聲音,完全不提支持政府的聲音。如此一來,所謂的「自八十年代開始的『民主回歸』路線」,不斷在「要求重新釐定香港與中國關係」的歷史事實,就算不是自欺欺人,也大有商榷的餘地。

其實,說句公正的話,香港經港英國政府統治一個半世紀,受到英文教育與其殖民地政治制度的影響,香港與港人被「去中國化」而出現不少親英而非華反華的人,也是不爭的事實。一旦中英開始談判香港主權要於1997年交回中國,因而出現政黨或政團發動所謂「民主回歸」,或是最近甚囂塵上的本土自決與港獨,有了英國150多年的統治背景,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至於只有親英、只有香港本土,那是絕對不客觀的事實。至於「民主回歸」(以抗中為主的話)的民意會否比「主權回歸」的民意更勝一籌,就國家認同的角度看,如果「民主回歸」與「主權回歸」不搞對抗則已,一旦雙方出現嚴重對決,前者肯定要輸給後者,因為近代出現外國侵略中國的歷史發生後,不少外國在華的「租界」,都一一在國人愛國運動中遭人海巨浪沖倒,尤其是聲討漢奸的聲浪,更是叫反華者無地自容。

香港是在鴉片戰爭中淪陷予英帝國的,這個歷史奇恥大辱,在近代振興中華的民族革命家,不論左右,無不是香港要「主權回歸」的,無人會提出不民主便要香港從中國切割出去,自行獨立。這兩種對立的口號不發生對決則已,一旦對決,以「民主」排斥中國主權,在港沒有生存空間。

正是不想兩派對決,中央政府在鄧小平領導下設計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希望用時間爭取港人認同中國的空間。20年有無成效?如果用78萬人支持真普選與183萬人支持「反佔中、保普選」比較,兩者人數相差兩倍多,這不是主權派佔上風嗎?泛民常以為立法會普選自己佔上風(六對四之比),可是功能組別選舉也是開放的,公開公平競爭,泛民比不上建制,不講歷史事實則已,要講的話,功能選舉怎可無歷史地位!

鄭赤琰_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