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5月31日

社評 社評

德國呼籲自強 歐美裂痕漸深

北約會議和七國集團(G7)峰會剛結束,德國總理默克爾隨即發表「歐洲當自強」的宣言,不但政治上耐人尋味,而且或將在軍事上亦帶來深遠的影響,甚而令「歐盟核武計劃」不再限於紙上談兵。

默克爾在慕尼黑的選舉造勢活動中摸着酒杯底表示:「過去數天體會到,歐洲人民必須將命運緊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可以完全依賴其他人的時代即將告終。」作為歐盟領袖的她呼籲,歐洲應該團結自強迎接未來挑戰,現場觀眾報以長達一分鐘的歡呼喝采。

儘管彷彿酒後吐真言的鐵娘子沒有指名道姓,但人人聽得出她的自強宣言是衝着美國總統特朗普而來,因為過去數天她體會到的是,大西洋彼岸的盟友愈來愈不靠譜。特朗普先在比利時舉行的北約會議上得罪所有與會者,直斥各國拖欠軍費,接着在意大利舉行的G7峰會中舌戰群雄,不肯信守《巴黎協定》應付氣候變化的減排承諾。對於特朗普的「特立獨行」,默克爾形容為「以一對六」受到孤立。

美國總統跟歐洲各國領袖不歡而散卻揚言取得「全壘打」勝果,加上英國逐步落實脫離歐盟,甚至聲稱不惜「硬脫歐」,默克爾的言論反映她對歐盟前景的憂慮,遂有感而吐出「不能完全依賴其他人」的壯膽之談。然而,口頭上的壯膽無法真正做到自強的目標,萬一最終不得不疏遠美國,如何確保歐洲可以團結地迎接未來挑戰?尤其重要的是,怎樣維持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軍事力量,免受強鄰俄羅斯威脅?

當今世上名正言順擁有核武的五個國家分別是中英美法俄,美國本來是北約最強武力的盟友,負責提供震懾力十足的核保護傘,在德國、意大利、比利時和荷蘭部署核彈頭;如今特朗普不留情面要求各國「交保護費」,一旦因此而造成嚴重分歧甚至關係破裂,核保護傘一撤而下的話,理論上歐洲尚餘兩個核武國,就是英國和法國。可是,英國都要脫歐了,那麼剩下來信得過的核武國只有法國而已。基於這樣的考慮,打從今年初開始,歐洲有政客倡議「歐盟核武計劃」,將法國的核武用於歐洲共同協防,由德國出資支持,倡議者包括德國執政黨基民盟議員、外交政策發言人基賽韋特(Roderich Kiesewetter)。

「歐盟核武計劃」可謂天馬行空的構思,最難克服的是三大問題。首先,法國願意額外肩負保護整個歐洲的沉重責任嗎?其次,德國願意推翻其反核政策(該國連核能發電亦十分抗拒,並且承諾在二○二二年前關閉所有核電廠),同意出資給法國部署核武嗎?就算法國和德國皆贊成部署這種大殺傷力武器,誰有權決定使用核武與否?

歐洲的核保護傘由「美國製造」變成「法國製造」,乍聽之下匪夷所思,然而當特朗普一次又一次引起歐洲各國的戒心,也許以默克爾為首的歐盟必須認真看待這樣破格的計劃,不惜採取激進手段以求自強。莫說鐵娘子和特朗普的矛盾溢於言表,當選法國總統不久的馬克龍也擺出戰鬥格,他在北約會議期間與特朗普握手之時刻意「鬥力」,毫無懼色迫使對方鬆手,他事後解釋:「須要展示自己不會讓步,即使象徵性也不行。」失去了英國的歐盟,要是進一步疏遠索取「保護費」不遂的美國,法國別無選擇,惟有和德國更加唇齒相依,屆時「歐盟核武計劃」可能不是天方夜譚。

有評論家認為,特朗普正在製造自伊拉克戰爭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深的跨大西洋裂痕。然而,特朗普本人可能並未察覺禍根早種,還在其社交網上賬戶吹噓歐洲之旅「艱苦但收穫甚巨」。歐美之間的分歧,恐怕會在狂人總統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之下,醞釀着另一種意義的「氣候變化」。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