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3月4日

何漢權

香港教育沒本錢再退

距離新一屆特首出現的日子,腳步是愈來愈近。政改方案被拉倒,全港市民無法直接參與,可以面對心頭好,認真地、獨立地投下關係香港前途的一票,甚為可惜。如今只能在台下做觀眾,看着那近1200名的、各有山頭的、綑綁為上而背後亦各有指揮的選委們,合演選王選后的好戲,好看與否,就看參選特首的,能否盡心盡力,傾情上陣,參與這場影響香港前途的選舉戰。

諷刺的是,最盡心最力、傾情上陣,並已驗證富有直選選舉能力的葉劉淑儀女士首先落馬,要重走立法會議員之路。從教育現場看,就筆者的接觸和理解,對教育政策及校園生態,最能掌握到位的,亦是葉太!如此特首選舉的入閘結果,確實是選舉制度的大問題。

從教育現場看,又怎樣對林鄭月娥、曾俊華、胡國興(下稱林鄭、曾及胡)3位入閘者,作出初步的審視?時間短促,略書個人看法。3名候選人都公開說過教育是相當重要的,過去審視現在,3位在社會上都各有不同範疇的影響力,但記憶所及,3人從未就香港的教育,特別是中小學的學校教育問題,發表過任何的看法或建議。

看林鄭政綱的教育部分,當中最耀眼而引起學界注意的是,「如何運用這50億的額外資源,我會立即與教育界的持份者商議,共同制訂緩急先後,處理教育界已提出的問題。」無疑,與學界合議「使錢」方案的緩急先後,出發點良好,但身為候選特首,理應先列出具體投資內容和排序方案,作為討論範本,否則,留白太多的討論,使得不同的角色,便有不同的訴求,經常額外的50億撥款,會造成50億經常額外的矛盾,看1999年設訂的優質教育基金,由50億滾存至今的80億,只能造成結構性的儲蓄巨款,卻與優質教育推進完全扯不上關係。

曾的教育政綱,最搶學校教育持份者眼球的,就是全面取消小三、小六及中三級的TSA,但此一政綱觸動眾多學校的持份者之餘,能經得起學術研究的考驗嗎?要「將初中中史獨立成科」,並且同時加入「香港歷史」,一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年齡有多大?既要消化濃厚的中史科課程,又要兼顧香港歷史,12至15歲的初中生,不怕虛不受補嗎?

曾亦同時指出,當選後「要消除教師同工不同酬的不平等現象,讓教師有職業保障」;問題是,大學、中學乃至小學及幼稚園,都存在着同工不同酬而又求遠過於供的現象,此一結構性的不平等現象,究竟能用什麼方法可以消除?曾要有所解釋。

胡的教育政綱落墨最簡,何謂「研究資助非牟利幼稚園」?實在有必要向幼教同工說明研究的是什麼?資助怎樣?與政府年前發表資助幼稚園的研究報告書有何分別?

胡政綱裏寫出「不強行實施普教中」,現今香港的中小學有進行強迫實施普教中嗎?如沒有,為何加提不強行實施普教中呢?至於在葉劉、林鄭及曾的教育政綱中,均清楚寫出「初中的中國歷史科要獨立必修」,為何在胡的政綱裏是隻字不提呢?原因在哪裏?同樣要向學界說明情理所在。

林鄭、曾及胡的政綱,各自有需要解畫的地方,按正常的公開公平的選舉程序,當參選人的選舉資格被確認,正式成為候選人之後,踏上選舉論壇,各自解釋政綱內容,互相進行質詢、辯論、總結,讓有權投票的選民聽清楚、看明白,然後投下心中一票。

不過,香港特首的一人一票選舉被否決,小圈子而又壁壘分明的選委,根本不能代表整體民意,因此,已有候選人公開表明,除非由媒體或選委們組成的選舉論壇,否則一概不會參與,直截了當,就香港特首的選舉而言選舉,無謂浪費彼此的時間。

教育關係香港未來,3位特首候選人均異口同聲說教育重要、都說教育是投資,但從教學專業角度看,做好教育的第一要義是,首重免於功利,回歸20年,儘管特區政府財政儲備累積近一萬億元,這已近乎是結構性的盈餘,但看香港學校的硬體設施境況如何?

校舍牆身油漆剝落的、喉管破舊未能更新的,10年以上的陳舊冷氣機,嘈雜漏水耗電的,多的是;電腦、投影機、網絡系統落伍不堪的,幾乎校校如是,早已落後於上海和新加坡;而合約年輕教師與進入編制教師的薪酬,相差以萬港元計,名副其實是同工不同酬,中小學很多具學位資格的教師,遲遲不肯給予學位薪級的待遇,這是明顯的歧視。

學童成長要面對複雜的家庭和社區環境、光怪陸離的害人價值觀,單薄的學校輔導支援系統,老師無法與有需要的學生共同面對,一起同心同行,連鄰埠澳門都有財力支持一校一醫或一護的政策,香港政府卻視學界此一訴求為開天索價,政府絕無討價還價的餘地。

教育資源投放出現問題,政策的推行亦有檢討的必要,單看青少年的身份認同、家國觀念的失落已經令人冷汗冒起,能不思全面改動?期望3位特首候選人能夠共同站在教育論壇的平台上,一起辯論並在港人面前回應教育的疑難,再提出解決的方案;教育論壇要爭的,着眼點並非選票,而是3月26日之後,香港特區教育要有新的一章,這裏雖有萬億家財,但教育沒有本錢再退的了。

何漢權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