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2月16日

沈旭暉 平行時空

菲律賓的歷史情結:應該恨美國嗎?(上)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的外交政策立場,已成為影響亞太安全局勢的關鍵之一,有評論認為其「棄美親中」;也有觀點認為,杜特爾特只是想通過平衡外交,把菲律賓利益最大化。但不能否認的有兩點:他本人對美國反感,曾到美國遇到的不平對待,是一生的烙印;他對美國總統奧巴馬以下的美國官員的高調批判,與上任阿基諾三世(Benigno Aquino Ⅲ)政府形成鮮明對比,儘管這也有功利計算在內,相信他對氣味相近的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就會友善得多。那麼,回看歷史恩怨,菲律賓應該恨美國嗎?

美國與菲律賓的聯繫可追溯至十九世紀末。當時菲律賓被西班牙殖民管治,但西班牙殖民者管治手法差劣,只對壓榨菲律賓廉價勞動力、開採自然資源和傳教感興趣,對本土社會經濟發展關注甚少,令菲律賓反殖抗爭愈演愈烈。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爆發「美西戰爭」,美軍邀請菲律賓反殖領袖阿吉納爾多(Emilio Aguinaldo)合作,那時候,雙方是盟友關係。

然而,西班牙戰敗後,美國並未兌現「承認菲律賓獨立」的諾言,反而變成新殖民者,獨立夢碎的菲律賓人與美國佔領軍之間的矛盾迅速升級,爆發「美菲戰爭」。當年讀書時,美國教授談及這場「被遺忘的戰爭」的殘酷,依然面有愧色:裝備落後的菲律賓抵抗軍不是美軍對手,但游擊戰術讓美軍疲於奔命,於是美軍對菲律賓人進行「無差別攻擊」。最終,菲律賓抵抗軍死亡數字約為16000人,平民死亡人數則達20萬以上。早前杜特爾特在第11屆東亞峰會上,當面向奧巴馬展示美軍殖民時期屠殺菲律賓人的照片,正是源自這一時期。理論上,這樣的死亡規模理應令菲律賓人對美國恨之入骨;日治香港造成的死亡人數,還有所不及。

不過,自從菲律賓抵抗運動被鎮壓、美屬菲律賓政權正式建立,菲律賓在美國殖民下,卻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與西班牙殖民政府的高壓手段不同,美國對菲律賓採取所謂「仁慈融合」(benevolent assimilation)策略,其特徵有二:首先,對菲律賓的殖民思路,不是西班牙的剝削式統治,而是希望「培養本地精英、內化美國利益和理念」,美國主要從幕後對菲律賓施加影響力,從而作為文明輸出的樣板。其次,美國積極參與菲律賓本土社會建設,亦即現代意義上的「state building」,包括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普及教育,乃至民主選舉制度,都是美國管治時代完成。

基於這些功勞,不少菲律賓人都感激美國讓菲律賓現代化,也認為美國的管治畢竟比西班牙好得多,加上有了世界第一強國作靠山,與有榮焉,痛恨美國的其實不多。如果暫不考慮杜特爾特個人的激烈言辭,目前菲律賓民眾總體而言,對美國的好感頗高。根據去年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的民調,92%菲律賓受訪者表示對美國有好感,比例是全球最高之一;不滿的主要是左翼分子,他們對美國在冷戰時代扶植菲律賓獨裁政權依然反感。杜特爾特鼓動的民粹主義,主要是針對國內治安問題;他的「反美」主要是要利用這些姿態跟中美角力,卻不是為了滿足國內民意。理解菲律賓人其實不怎麼痛恨美國,也許能容易明白杜特爾特的通盤策略。

 

(編者按:沈旭暉最新著作《平行時空2 – 解構本土主義崛起的世界》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