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2月5日

唐健朗 文化論政

告別散水 對創意抗爭的想像

雨傘運動後,一個個新關鍵詞湧現,此前筆者在本欄便提到「落區」這個抗爭關鍵詞;如果「落區」是代表社會抗爭力量的轉型,「散水」一詞便是反映雨傘運動後青年們的失敗主義。

散水主義與社運變向

「散水」一詞本來只是廣東話本意的「水之四散」,鳥獸散、解散的意思;初期,多是泛民陣營譏諷親建制陣營的示威者「有水有水,冇水冇水;有水過水,冇水散水」,示威總是草草收場。

到後來,特別是雨傘運動之後,「散水」更常被左翼和本土派陣營分別時常援用。谷歌一下,又或者查閱網絡大典,不難發現本土派常把「散水」與「左膠」和「和理非非」等字並用,經常戲謔左翼人士或傳統泛民領導的示威抗爭不求即時成果,一輪唱歌、小組討論、激昂口號後,便取得「階段性勝利」,繼而和平「散水」。

至於左翼陣營和傳統泛民方面,他們也會用上「散水」一詞,反擊一些本土派人士的口頭勇武,批評傳統示威模式過後,抗爭時卻不見蹤影,未集會先「散水」;上網搜查一下,可發現「散水」一詞已經跳出網絡,被傳統親泛民報章廣泛使用,以抨擊本土派勢力。

「散水」一詞不斷在網絡和年輕人的群體中發酵,影響所及,連不僅不同政治陣營的口誅筆伐,這種討論潮流更改變年輕人對社運的想像,不再相信社運能帶來社會改革或構成實質的政治效果,任何行動最終也不過「散水」收場。「散水」主義本質上就是一種失敗主義、犬儒主義,由於一切終究徒勞無功,於是放棄改變現狀的可能。

「散水」主義最直接的惡果是,令民間改變社會的進步力量變得疲弱。後雨傘的抗爭很多時人海聚不了,已先行「散水」,例如11月27日,梁頌恆與游蕙禎硬闖宣誓失敗後,青年新政號召人們包圍立法會,高峰期亦僅有大約百人參與;到12月2日晚,民陣發起遊行,反對人大常委會可能針對立法會宣誓風波釋法,也只有大約千人參與。

「散水」主義另一影響是,把香港社運推向極端化。當「散水」象徵失敗,成為禁忌,部分抗爭者便轉而否定「散水」,示威過後便是行動升級再升級,由集結,到衝擊防線,再到街頭攻防戰,港式示威直逼網民口中的歐美標準,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年初一晚的旺角衝突事件。示威激進化,最大的問題是加重社會代價和抗爭成本,排除很多普羅市民的參與;行動升級的同時,是警方幾何級數的武力升級,由胡椒噴霧進化到12月6日的胡椒球。

嬉笑主義成主流策略

面對這種困局,有些本土派領袖已嘗試在論述層面作糾正逆轉,即使最終「散水」,和理非集會也有用處的。如數月前,添馬公園的「和理非」港獨集會,陳浩天指要衝擊,必須集民氣,保民眾基礎。

我認為除了論述戰外,抗爭形式也應發揮創意,以創意發揮更大的實效。1998年,塞爾維亞的年輕社運人士波維奇(Srdja Popovic)便創立社運組織奧特波爾(Otpor),並倡議嬉笑主義(Laughtivism),以創意和藝術對抗極權。他們曾經悄悄把一個大油桶搬到貝爾格萊德的商貿中心,油桶貼上獨裁者米洛舍維奇的照片,旁邊放下一根棒球棍,之後人們蜂擁而至,敲打「米洛舍維奇」,及後警察趕到,主事者走了,他們也不可能逮捕路人,只能拘捕那個油桶。

這類嬉笑主義抗爭,二十一世紀在世界各地普及起來。突尼斯「茉莉花革命」時,便有一位「麵包隊長」以法國麵包在街頭對抗親政府部隊,鼓動人心;蘇丹獨裁者奧馬爾.巴希爾時常嘲諷反對者,說他們滑稽得像對着鏡子舔肘子的人,於是2012年蘇丹民眾發起舔肘子遊行,風潮席捲全國;2007年,倫敦舉辦世界最大的武器展,英國無政府組織太空劫機者(Space Hijackers)表示厭倦和警察衝撞,嚷着要買起一部坦克示威,終是他們賣圓領汗衫眾籌,最終足足買得起兩部坦克示威。

創意是香港社運的出路

嬉笑主義之所以成為二十一世紀政治抗爭的主流策略,是由於創意幽默能打破恐懼,安慰同志;詼諧諷刺,能吸引群眾,壯大力量,重新滙聚民氣;好的幽默更能把專制政權迫得氣急敗壞,令他們醜態原形畢露。更重要的是,幽默為抗爭者提供一個低成本、卻令當權者頭痛不已的抗爭手法,同時令抗爭者保持一個冷靜理性和積極正面的形象,而非僅僅一群冷眼旁觀者眼下裏的憤青,這有助抗爭運動贏取國際社會同情。

過去,我們也看到抗爭者嘗試發揮創意,而不失和理非。無論左、右陣營,也曾提過快樂抗爭的概念,陳景輝、鄧小樺固然是快樂抗爭的推手,陳雲2010年也出版過《終極評論,快樂抗爭》。

2014年3月:真心愛國愛黨聯盟(「真愛聯」)身披五星旗、中共黨旗、高舉毛語錄上街唱紅歌、國歌,呼籲中國遊客「愛祖國,用國貨,回中國愛國購物」;佔旺以後的鳩嗚團,示威者響應梁振英叫市民清場後多到旺角消費的呼籲,群起集結到旺角高叫「我要鳩嗚(購物)」。從過去這些看似行為藝術、舞台表演而不失抗爭實效的技藝,我們或者看到香港社運的新出路。

唐健朗  新媒體Outside.hk成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