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1月11日

許劍昭

公民黨以法律袒護失德者 自毀前程

試想想,假如兩個年輕人於懸掛10號颱風警告訊號時,前往石澳海灘衝浪遇溺,消防員搶救時一死三傷,兩人獲救後沒有悔意,反而說消防員技術差勁、設備落後,死傷與他們無關;引起公憤後,兩人堅持要再沖浪,並與一些石澳居民衝突,一批自稱「大形狀政黨」的人出現,護送兩人進入海灘,並聲稱堅決捍衞兩人的合法權利。

事件可能會有兩個後果,第一是這政黨只能討好小量不可理喻的衝浪愛好者,卻失去民眾的支持;第二是市民要求政府制訂法例,禁止人們在颱風期間衝浪。導致民眾對這兩位年輕人反感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的行為不道德。

漠視他人失德之處

楊岳橋身為公民黨署理黨魁,漠視梁頌恆和游蕙禎於宣誓時的不道德行徑(粗言和種族歧視髒話),聯同黨員譚文豪和毛孟靜於10月26日以血肉之軀,護送梁游二人進入立法會會議廳,並聲稱堅決捍衞兩人依法宣誓的權利,那是一項以法律袒護失德青年的政治舉措,也是一場以黨譽作為賭注的政治博弈。

常人對法律的理解是,一個社會在其文明發展過程中,把群眾共同和重要的道德價值,例如(自古以來)不應該殺人縱火、姦淫擄掠和(現代)內幕交易,轉化為成文法例,讓政府執行(這種常人的理解頗接近法律哲學中的Natural Law Theory、Overlap Thesis、Social Thesis等等)。

換句話說,道德在先,法律在後;法律是部分(而非所有)道德價值經過制度化(立法程序)的規範。基於自衞而殺人(暴力襲擊者)者,可以免受刑責,是因為雖然殺人是犯法,但自衞是符合道德的行動,於道德是主、法律是客的前提下,自衞而殺人者自然沒有犯法。事實上,許多社會的法律亦已有關於自衞者的免罪章節。

因此,倘若出現法律與道德不協調的事故,即「道德但非法的行為」,以及「合法但不道德的行徑」,常人都以道德為重;當前者發生時,法官通常會給予寬鬆判刑,民眾也普遍接受。關於這種情況的討論,最發人深省的莫過於法國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偷麵包讓姪兒充飢的主角服了19年苦役後獲得假釋,但是主角受盡歧視和貧困,再次偷竊而被盡責的警官追捕;由於主角此後正直做人,救助貧弱,警官最終放棄把他繩之於法。雖然這僅是一部小說,但它反映古今中外的共識都是以道德為重。

對於「合法但不道德的行徑」,社會的普遍態度是譴責,並尋求立法以儆效尤,而非因為行徑是技術上合法,便容許政黨以法律確保失德者有機會重複該種行徑。楊岳橋及其他公民黨黨員認為可以用法律袒護失德,實在匪夷所思;也許公民黨亦知道本土派欠缺道德力量,惟有借用法律去掩蓋他們的弱點。

簡單來說,道德力量來自「克己」和「利他」(altruistic)。然而,香港的本土主義者在這兩方面都不濟,導致道德差錯接二連三。就「克己」而言,鼓吹港獨者那些衝口而出的粗鄙謾罵、侮辱叫囂、歧視言辭,在互聯網論壇、討論區隨處可見。此外,從佔領金鐘到旺角暴亂,暴力不斷升級,與警察對峙期間手段兇殘,更阻礙消防員履行職責,何來克己?

處處只見利己

就「利他」而言,自決論最大的賣點是爭取民主,為本土謀取幸福。以平等政治權利、一人一票選舉為本質的民主制度,確實有助促進利他的風尚、情操;所以,在許多民主社會,尤其是以基督徒為主的歐美社會,人們普遍接受高稅率(大多為30%以上)、高福利,通過政府再分配經濟資源,實踐利他的道德。

但在香港,多年來致力迅速實現民主的政黨的號召力偏低,原因是我們自開埠以來的道德價值,一向強調自力更生、莊敬自強、多勞多得、白手興家;捐贈、慈善一般來說是幫助殘疾、天災或意外的無辜受害者,利他的深度和寬度比西方社會低,是以絕大多數港人對容易導致福利主義、民粹主義的民主抱有戒心。

根據統計處數據顯示,2015年香港人口約735萬,當中20歲或以上人口約619萬;2016年立法會選舉非建制陣營得票119萬,雖然佔總投票55%,但它只代表所有成年人口的19%,這意味五分之四的香港成年人,對迅速民主化毫無興趣或極有保留。

在香港社會這種「重克己、輕利他」的道德文化影響下,大部分市民並不怎麼感受到民主的利他道德感染力。另一邊廂,相當大數量的年輕人講求利己多於利他,例如大批大學生排隊等候公屋,且在享受免費中小學和低廉大學教育之餘,還沒有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就叫喊要求全民退休保障,予人一種貪婪的福利主義形象(在快餐店進食後,不會自行把餐盤放到收集處;進出公共場所不拉着玻璃門邊,以方便跟進的行人,都是我經常論證香港青年缺乏利他意願的例子)。因此,年輕人用急進、甚至暴力手法推動民主化,欠缺利他的說服力。

簡言之,要求民主自決的本土派青年,既不克己,又不利他,無法顯示什麼道德力量,倒是失德的行為多不勝數,惟有借用所謂人權、法律來掩飾自己的弱點、醜態。更難看的是,公民黨竟然充當政治保姆,袒護失德者。

也許有人認為法律與道德無關(Legal Positivism、Separability Thesis)。倘若公民黨是一個學術團體,它當然可以高談闊論法律毋須顧及道德;但公民黨是一個處理眾人之事的政治組織,難道它想告訴我們這個黨沒有人世間的道德觀念,沒有活生生的道德底線,只講法律條文和術語嗎?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公民黨已經失去市民大眾的尊重、中央政府的信任,政治能量和價值也隨之消失,未來只能充當一個論政團體而已。

許劍昭  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