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1月7日

岑延威 建築思話

「借回來的時空」抑或「借回來的土地」

「借回來的時空,借回來的土地」,是30多年前在港英政府統治下,香港年輕人對九七問題的一種迷思;當年,香港人對國家的認識有限,在西方列強影響下,不多不少對香港前途抱有徬徨的心情。

既有社會上流階梯斷裂

轉眼間,回歸差不多20年了,香港的經濟穩健發展,還藉着中國的日漸強大,用其「金融代理人」的獨特身份在國際間更上一層樓;可是,近年本港社會卻又再瀰漫20年前同一種的心態,新一代積聚大量怨氣,無處發洩。

在傳統智慧下,既有的社會上流階梯斷裂,往上爬的渠道好像完全失效,這一股怨氣一腦兒地發洩在施政和體制上,很多關乎民生和發展的題目都無端與政治議題扯上而停滯不前,更有年輕人把矛頭錯指祖國,荒謬地變成辱華言論,好像香港的土地和時間還是借回來的!

其實,除行政、立法與司法外,「土地政策」、「財富分配」和「社會穩定」也是3條不可分割的支柱。雖然新加坡與香港的公屋政策差不多同是於1960年代起步,可是兩地卻有着很不同的整體房屋政策概念。新加坡已故前總理李光耀說房屋政策是非常重要的穩定國家和社會的元素,要以容納多民族性,安居樂業,以及社會穩定為出發點,所以新加坡不斷創造有利條件,讓85%公民可以擁有自置公營組屋,私樓只佔市場的10%,把房屋的「居住」與「投資」分開為兩種不同的概念來處理。

香港的政策是鼓勵公私各半,居住公共租住房屋和資助自置居所的本港居民只佔50%,另外一半是由私營市場主導,這個在過去30多年間行之有效的政策充滿靈活性和商機,激發香港地產市道的蓬勃發展,也為香港帶來無限商機,背後的理念是藉着公屋的資助來幫助市民積聚財富,讓有能力的市民可藉着公屋、居屋和私人市場的階梯來為資產進一步增值,造就社會上爬階梯和穩定的因素;同時,也造就高地價政策和最牛的地產市場。

回歸以來,連串的金融風暴和沙士天災,令地產市道大上大落,樓價在扭曲的物業投資市場與居住需求範圍下大幅飆升,去到一個遙不可及的天價,普通大學畢業生不吃不喝連續20年,也買不起一個160平方呎的蝸居;隨着本港高等教育的普及,畢業生的期望與現實的落差不斷擴大,達致幾乎不可修補的裂縫。

政府連串土地政策失誤

其實,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近年社會動盪與政治的騷動,李光耀說得好,土地政策與財富分配是社會穩定基礎的一大支柱,本港政府連串土地政策失誤,令土地儲備嚴重不足,樓價飆升,直接造就社會上財富分配不均的現況,年輕一代的「無殼蝸牛」兩頭不到岸,公私營房屋皆無緣置喙;政府提出來的解決方案,不外是遙遙無期的長遠土地政策,或杯水車薪的插縫建樓方案,雖然說是迎難而上,但新增的問題卻往往比解決的還要多,無怪怨氣沖天,愈描愈黑。

政府現在所提出的土地政策着重於理性的硬件數字規劃,但若碰上立法會和區議會的政治現實,相信動輒10年還未能見到成效。筆者並非不贊成靠增加長遠土地儲備,來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和機遇,但說白了,按此下去,對於年輕一代,整整10多年的黃金時機,就此白白地過去,但將仍是無殼蝸牛,這也無怪社會上積聚的怨氣和資源壓力愈來愈大,苦無出處。

引發新一代「重奪」一切

本港現時的狀況並非單單是「冇瓦遮頭」或「工廈劏房」,而是樓價高至不合理的水平,年輕一代兩頭不到岸,浪費光景,但政府既不敢、也不能推倒熾熱的樓市,亦未能及時推出足夠的土地房屋應對;帶來的間接後果是,新的一代頓時覺得這「既不是他們的地方,也不是他們的時空」,「與我何干」的感受又實際地燃燒起一連串的街頭行動,以不同方式「重奪」空間和時間。

社會壓力不光是負面的怨氣,還有正面的資金苦無出路,每逢新盤開售,排隊的人龍不絕便可見一斑。香港一二手樓市場完全脫節,二手樓市場一潭死水,地產商卻推出一手蚊型樓,天價2萬多元1呎,市民欲買無從;傳統智慧由公屋升級至私樓的遞升台階其實已經完全斷裂,導致公屋居民的流轉率其實跌至近乎零,亦同時困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和動力。

要解決問題不能光是推出遠期硬件規範來「迎難而上」,而是應該雙管齊下,盡快中短期疏導社會積聚的壓力。

重新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提供適量價格合理的公屋單位供住戶購買,疏通置業和投資的渠道,從而重塑「財富分配及土地政策」的社會穩定支柱是立時可行的方案。

容許強積金另作用途

房屋委員會於1998年起為滿足公屋居民置業需求而推出6期的租者置其屋計劃,包括39條屋邨,共約18.5萬個單位。但由於沙士危機,金融風暴,保持出租單位數目和業權管理複雜的問題,該計劃於2006年取消了。儘管計劃取消,但總體出售率普遍達致六成以上,個別熱門屋邨更達85%,證明計劃實有可取之處。

轉眼10年過去,現時的政治形勢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當年曾經認為是天大的難題,相比起現時的社會動盪卻真是微不足道,加上10年營運的經驗,再大的技術問題也應該摸出一個解決方案來了。重啟計劃的好處是可以立刻有適量的單位應市,為左支右絀的發展團隊買回寶貴的時間,也可以讓新一代好好地參與規範香港《2030+》。

「強積金」收費高成效低,為人詬病,現時亦累積了大量的資產,為它開拓新的投資機遇亦是另外一個途徑,其實政府可以參考新加坡,容許強積金作為置業首期或補地價之用,為無殼蝸牛們打造另外一個資金平台來自救。

凡此種種,皆要以人為本,而不是為規範而規劃,用此作為一個引子,讓我們的新一代透透氣,為「中國+香港」打造「我們的時空,我們的土地」。

岑延威  香港建築師學會資深會員

文章只代表個人意見,不代表香港建築師學會立場。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