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0月20日

丁望 思維漫步

葉帥逝世30年 毛左抨擊政變

今年10月22日,是改革大家葉劍英(1897-1986)逝世30周年,北京官方不會舉行紀念集會;明年4月,則會有紀念冥壽120周年的座談會。

值此葉帥逝世30周年、江青集團倒台40周年之際,北京極端毛派(極毛派、毛左)在香港出版《「文革」真相》一書,有系統地歌頌毛文革、為毛文革和江青翻案,大肆抨擊「右派政變」,矛頭指向10月事變(1976年10月6日)的關鍵人物華國鋒、葉劍英和汪東興。

官方則到處豎立毛雕像,以配合新權要恢復毛「高大形象」的政治需要。「全球最大」的毛雕像於10月初在四川省瀘定縣落成,雕像淨高近5.3米,是造神的最新標誌。

極左派亢奮 為文革翻案

北京的紅字號網絡連日大唱高舉毛紅旗之調,稱讚《「文革」真相》和中央文革小組要員戚本禹的回憶錄,說前一書「系統地從正面講述文革史,旗幟鮮明地譴責右派政變」,又稱「書中三次提到或涉及習總書記,均屬正面引用」。

在當今亞文革的政治生態之下,北京政界、文教界的左派勢力,可粗分三類:

一、當權的體制內左派,主要是黨委、宣傳、維穩的左字號人物;

二、體制內的極左派,這是八九學潮後江帝庇護的極左群體,主要是宣傳、社科界官員;

三、堅持迷信毛、替毛文革翻案的體制外極毛派,他們是政界、社會上的邊緣人物,但其紅字號網絡獲庇護,而堅持批毛文革的《炎黃春秋》及其網站、共識網,則被官方封閉,這是亞文革的奇景。

三類左字號都藉口「反歷史虛無主義」維護毛的「高大形象」。當權的左派迴避批判毛文革,其他兩類則對毛文革有不同程度的肯定,均強調毛文革有良好動機;極毛派還稱毛文革符合群眾願望,有民意基礎。

毛文革果真是「偉光正」(偉大、光榮、正確)、符合民意,為什麼40年前的10月事變能順利推倒江青集團?在後來的幾年間,萬里、趙紫陽和胡耀邦等推動的包產到戶(獲第一代葉劍英、鄧小平、陳雲等支持),廣獲飢寒中的農民歡迎,導致毛的人民公社於1984年全面解體?

就10月事變而言,華、葉、汪能在一兩個小時內「解決四人幫問題」,是有很強的民意基礎。

「文革動機良好」之說站不住腳。所謂黨內的現代修正主義、走資或修正主義司令部、走資司令部,是毛編造出來的政治罪名。

在高度集權下,黨內外的決策權由毛掌控,形成一人決策、一人聲音的家長制一言堂,連美術學院模特兒可不可裸體供人寫生,也得呈報毛核准(《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1冊,頁399),哪裏會有毛「無產階級司令部」之外的其他司令部?

如同許多中共老幹部說文革並無良好動機,而是找藉口整人,以整人開始,以整人告終【註1】。

就中共「黨內法制」來說,毛文革也不是「光明磊落」。1966年上半年,毛組中央文革小組實際由其妻江青和「筆桿子打手」等掌權,剝奪了政治局、書記處職權,違背了黨章和黨內規則。

推倒江青派 是撥亂之業

毛文革造成的災難沉重。正如葉劍英「十一講話」(1979)說的,文革「採取了錯誤的鬥爭方針和方法,……推行了一條極左路線」,把人民「投入血腥的恐怖之中」、「人民遭到一場大災難」;亦如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1981年6月)決議的論析,文革「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給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紅旗》雜誌1981年第13期,頁13)。

10月事變能不開一槍一彈,順利剝奪江青集團的權力,接着是清算江青集團左禍,構建結束文革(正式結束於1980年)的「前提工程」,就是因為此非常行動,獲得許多幹部支持,亦符合民眾求變的願望。

《孫子兵法.勢》云:「善戰者,求之於勢」;「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葉劍英等的非常行動,就是順着社會民情的態勢,回應民意,固有激流衝得大石漂起之浪。

華葉汪合作 是關鍵因素

10月事變成功的第二個因素是,華、葉、汪的合作默契。三人的合作,凝聚了推倒江青集團的實力,大大降低失敗的風險。假如任何一人不能合作,又或洩漏消息(甚至告密倒向江青集團),將遭報復之禍。

1979年11月,在廣州聽取「中央人事工作安排滙報」時,葉說:

「捉四人幫只有我們三個人知道(指葉劍英、華國鋒、汪東興),如果我們有一個人走漏消息,就會發生大問題。因此,他們的功勞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的職務,中央要考慮安排。」

10月事變前,連曾在華、葉之間穿針引線的李先念亦不知哪一天行動。葉向真曾提及10月6日晚玉泉山會議:「當晚李先念接到通知,到了玉泉山還不知道四人幫被抓了,還沒進會議室,他就在外面喊:葉帥身體怎麼了?」【註2】

在三人中,葉的功績尤大。1986年10月,總書記胡耀邦代表中共中央致葉劍英悼詞,稱他在粉碎江青集團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貞觀政要.災祥》謂:「開撥亂之業,其功既難。」葉劍英推倒江青集團,正是撥亂之業,以撥亂為始,尋求結束文革災難的後續路徑。

註1:http://www.celebritiespress.com.hk/01160707.htm

註2:http://culture.taiwan.cn/whzt/201609/t20160906_11560809_2.htm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