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8月6日

譚偉霖 建築思話

環保城市危與機

不久前到吳哥古城旅遊,它的宏偉建築、精巧的水利工程,令人嘆為觀止;其衰敗更令人震撼不已。究其原因,眾說紛紜,天災、人禍、戰爭、瘟疫?最新的理論當然是氣候變遷加上過度開發,超出城市的負荷,致使王朝崩潰,水利失修,最終人去樓空,龐大的城市遭熱帶雨林漸漸吞噬,一去不返。

借古喻今,我們是否已經步入如斯境地,去年就氣候變遷所訂立的《巴黎協議》,全球減碳,刻不容緩。然則在香港這個高度開發和高密度的城市,該如何應對?緊湊高密度的城市一直都是環保專家推崇的發展模式,傳統名城的核心區很多時候都是由住所店舖作坊休閒設施混合而成,省時是一個原因,同時又可節能,市民步行便可以得到生活所需,完成工作,稍遠一點,乘搭公共交通如電車地鐵,或騎單車也可以,少用汽車。

由於以步行為主,街道網絡密集,店舖便多了,有利經濟活動,同時又有助城市通風。最珍貴的是舊城內的社區意識,不同行業,不同階層,甚至不同種族,日夕相見,相互了解交流,形成有形和無形的地方特色,增添多元風味,吸引遊人和創意行業的內遷,使城市有真正的可持續全面發展,包括經濟、 環保、社區和文化。

這種理想的發展模式,我們過去曾有,現在還有;但當城市密度愈來愈高,規劃愈來愈專業,城市功能給割裂到不同的區域,高密度而又精密分工的城市,與可持續發展便漸行漸遠。這種現象,大家每天都身歷其境:住在新城居住區的,每天長途跋涉,有鐵路連接的還好,坐着巴士的,到市區後前車貼着後車,飽受塞車之苦;在車外的,要忍受汽車廢氣,還有冷氣空調散放出來的熱氣,不能留在街上,只能走進商場,街道慢慢消失了;在舊城區內,開發量不斷增加,密度愈來愈高,建築物多了,人多了,交通多了,冷氣多了,能源消耗愈來愈多,城市溫度愈來愈高,亦即是大家所說的熱島效應愈來愈嚴重。隨着極端天氣變得頻密,而且愈來愈強,全球溫度上升已是不爭的事實;加上過度開發,這些都是我們現在要承受的苦果。

我不想把情況說得太悲觀,但整體社會對此危機還是認識不深,遑論有所準備。節能環保不是一個單一議題,如何在有限的時空內,有效利用當前科技、前瞻有效的政策和創意宜人的設計,在追求減排環保、節能宜居的同時,保持城市的經濟活力、維持城市的特色和傳統空間肌理、人文傳統以至本土特色。

希望有朝一日,香港會成為一個亞熱帶環保城市,其一為開源:開闢可再生能源;二為節能,城市設計和建築設計如何鼓勵低碳生活。

面對減排的目標,重中之重當然是減少消耗石化燃料,這些不是個人行為可以推動的,是要政府在政策上有系統、有策略、有目標去鼓勵研發,扶持和落實可再生能源的應用,通過制訂指標、稅務優惠、財政機制、開放電網、強制回購可再生能源所生產的電力等等的方法。如果沒有這般的框架機制,建築物上放一些太陽能發電板、風力發電機等,在這高密度的城市內,只可以是聊勝於無,實在幫助有限。

節能當中,又以城市建設、公共建築為主,並引領和規範民間發展。當中城市形態和科技發展最能紓緩城市熱島效應:城市形態要通透、要遮蔭;城市更新、新城設計能以步行為主,功能多元混含,街上有行人有簷篷有店舖,街道宜多不宜寬,街區地塊開發面積不要過大,街道兩旁的高樓和裙樓之間綠化穿插,架空通風。新舊建築並存,新舊街坊共融;有效控制地積比率,鼓勵並容許把部分地積比轉移他處,避免過度開發。

城市綠化要結合香港特色,街道上、電車專用線上、候車站頂、天橋上、高架路旁、擋土牆上、裙樓平台等等,在安全得到保證下,均可栽種植物,成為一座立體的綠化城市。

應用科技上,推廣海水製冷的區域空調試點,由公共建築、商業樓宇、商場做起,減低空調散熱對城市的影響,拆除水塔風機後,可轉為屋面綠化(荷載置換),慢慢擴大至家居,晚上大家睡覺便可以打開窗戶,不至於鄰居的空調熱氣由窗而入。

當然,如何減少市區內的汽車數量和塞車情況, 方法已經在社會上反覆討論,只是游說未達共識,決心不敵阻力,但實在是時間無多,仍須努力。

建築物是香港能耗的主要元兇。回歸設計基本,在亞熱帶地區,建築最重要的是有遮陽之餘能透光、可通風、能散熱(隔熱)。這些原理都是利用設計而非機械設備,令使用者有一個較舒適的室內環境。但這三個基本因素都受條例框框、商業考慮而扼殺了、遺忘了。

環保建築過去和現在都以利誘方式為主,還要分別申請,實施成效是有的,卻未能追上氣候變遷和過度開發的步伐,中國境內已實施強制條例,確保東西兩個朝向要安裝遮陽設施,甚至訂明隔熱牆厚。利誘成疑之際,香港也應積極考慮如何鼓勵創新之餘,附以規管的方法。

除了利用合適的設計減低能耗之外,當然還要使用低碳物料和建造方法,預設不同類別建築物的碳含量上限是其中一個方法,超限者可跟有餘者交易,平衡控制整體碳消耗。

上述幾個方面都可檢討,但思想和意識的改造更加重要,一如莊子所說,我們只是自然中的過客,我們不能擁有資源,只能守獲資源;要從消費消耗的個體,成為環保共享的社區。觀念改變不容易,但我們曾成功,有經驗:以前貪污在香港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大家都認為此為潤滑劑,但現在大家都知道這是錯的,不能接受,更成為我們文化認同的一部分。

不論吳哥古城的覆亡原因是真是假,我們已經沒有第二次機會了,環保從來不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安逸,是要承受不便與不適,但為了將來,是值得和必需的。身體力行,關燈、省電、減廢、惜食、回收、多用公共交通工具……把環保融入生活中。

譚偉霖_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

文章只代表個人意見,不代表香港建築師學會立場。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