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7月15日

洪清田 情思香港

中國以自己方式做超級大國終必輸

天下滔滔,中國以為天機算盡,以自己方式和文攻武略掌控、維持和改變現狀,不受任何影響;中國為所欲為,200年來第一次,但可能輸在將來,與世界一起輸在往下一百數十年的某一處。

中國對南海的言行,一如對香港的「另起爐灶」,只是從「我」不可撼動的原則立場出發,自我單方面界定事實道理標準是非對錯、自我判斷裁處,把單方片面無限延伸,全面涵蓋,排除對立面的存在和可能合理性,即是我說了算,主觀認定絕對神聖正確——全世界只可以跟隨「我」的路向和調子,絕難想像中國會修正退讓。

一切以「我」為主

在這個僵硬的單元封閉思維裏,「以我為主、唯我唯心」,一切環環相扣,全面全方位立體自證自明自為(self-evident、self-explanatory、for itself、of itself、by itself),不必、不容外在、對立觀點對照、干擾和辯駁,沒有他者和你我之外的第三者的存在和客觀性的可能。中國第一身扮演第二者第三者,一統天下14億人同心同德,一元一條龍決策、思維和言行。

5000年來,這個中原(China Continent)河套文化的單元無限封閉體治亂分合下,人民從由北流向南、流向東沿海擴張,構成中國文明史。鴉片戰爭前後200年來,南方和東南沿海北伐;西方以香港為支點管道,輸入現代世界由個人到群體的個體性(individuality)、多元(pluralism)、正反並存同行(parallel anti-thesis)思維和世界觀,中國人應用於日常政經教育社會運作實務(「用」)、政經教育社會國體組織體制(「體」)和文化價值身份認同及時空存在意識(「魂)。

鴉片戰爭、香港和東南沿海(及海外華僑)一波又一波地重新定義中國、改變中國,但如蜉蝣撼老樹。封閉暴烈的中原河套文化和開放自由的東南沿海文化都失諸管治經營權,由長江中游兩湖勢力主導(東南沿海文化在台灣被迫結合本土,創出一片天奇蹟)。

現代以個體為基礎的自由、多元互動世界,只有三分一中國勉強開放、自由化和多元化,長江以北、 西北和東北的三分二中國改不了無限封閉的單元「天朝」觀。中國怎樣由單元封閉「天下」世界觀走向多元開放現代世界觀?這個文化改造的「中國變數」,可能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最大課題。

30多年的改革開放,鄧小平受本身經歷和智慧所限,絕處逢生的實用主義撥亂反正,只想救中共和中國。十一屆三中後的兩三年,中國錯失深化改革開放、面對現代化「深層次矛盾課題」的機遇;八九六四和蘇東波後,強化四個堅持和單元單核心領導和層層加固權力體制,按文革時搞「政治運動」的套路,搞初級資本主義的「經濟運動」,全國全黨全民全政府向錢看,經濟成為唯一、最大政治,唯一、最大的意義。

無限單元封閉體的三分二中國為主,與勉強開放、自由化的三分一中國為副,合成「(半)現代化」、 擴大的新「天朝」。黨政軍工商貿國企像鄭和那樣奉旨走出去、與歐美諸國和美式資本主義世界接軌,創出大膨脹的經濟奇蹟,以對外經濟擴張掩蓋內部單元單核心領導和層層封閉權力體制所生、泛濫成災的黨政軍社會的腐壞與虛耗問題。

20多年來,中國初期還有微弱的改革派聲音,咸認六四後危急存亡、不得不如此保住領導和體制,要先穩住局面,政治改革動不得;如今則忘其所以,以成功奇蹟合理化單元單核心領導和層層封閉權力體制,並提升為世界觀和方法論,自詡為「中國模式」、「中國方案」,以為不但對內合用,對外也合用。

3年來,中國從「無可、不可爭議;無可、不可談判」的絕對、全面主權出發,堅壁清野,對菲律賓提交南海仲裁的做法,一開始便堅持「不承認、不參與、不接受」(三不),改在外圍另搞一套。這個策略等於用自己新近才臨時搞起來的套路撼二戰後各國合力搞起來的套路,更是把中國與國際社會對立起來,在在陷於被動。

自己另起爐灶

中國另搞的一套,主要是四招:一、經濟誘因;二、軍演實力;三、外交拉雜;四、智囊對話和論述。這四招多數流行於二戰後初期,如今不大管用。中國具體推行和效果更見中國在香港和台灣問題上犯的中國痼疾(唯我主觀,否定他者或第三者客觀性;不把本身主觀性接受客觀性檢驗;粗暴地以唯我主觀等同普世客觀性)。

如今中國對內部、香港和台灣,與滿清一樣,「實用實務實利實事」與「精神價值意識形態」不分際分工和理性對流轉化,「精神價值意識形態」常淹沒「實用實務實利實事」,卻以為在幹「實用實務實利實事」,其實是糾纏不清(改革開放一大思想解放是「實事求是」)。

地緣政治的「三不」和四招的主軸主線是把紛爭全歸咎於美國和日本因素,既主觀鄙視東亞各國為傀儡,也完全抹殺中國與東南亞紛爭的客觀性,不知不覺進入地緣人文。

「三不」和四招表面上是「實用實務實利實事」, 推行過程中卻是立刻上升到「精神價值意識形態」,放縱唯心主觀馳騁;勝負得失關乎長遠、不可估計的人文資源與資產,可能撿得芝麻而丟了西瓜也不知。主事者為公為私,但求即時得心應手,關乎「精神價值意識形態」的長遠策略考慮卻盡拋腦後。

由《環球時報》、評論員、智囊,到外交人員、黨政軍要員、退休者,人人看風駛舵,爭相表態,攀比積極。二三十年的中國崛起、200年國恥、文化情意結、5000年中外差異一哄而起,由地緣政治進入地緣人文而不自知。他們視南海為香港台灣西藏新疆,與內地一樣,完完全全是「我」的私產、「我」說了算,關閉起來自成世界,由「我」主宰、生死予奪;「無可、不可爭議;無可、不可談判」;人人行使主權、感覺超現實良好。中國要走出去,這種思維和言行、什麼國家形象和官民形象,其延伸含意遠大於南海和太平洋。

主權爭議必然是雙方堅持到底、辦實事寸土不讓,但思維上誰也要接受理論性上各種可能的開放結論(open-ended conclusion),不能以自我主義式預定結論(pre-concluded),須先把結果關閉(closed-ended),先驗設定在一定只有我對我贏。

這次中國完全可以按這原則和方法守護國土,但她卻傲慢任性橫蠻睥睨天下,把「唯我主觀觀點=客觀真理道德原則」的言談論述,完全違背現代世界、國際的平等開放理性對話和話語禮儀套路(dialogue and discourse protocol)。

這等於大張旗鼓擺明給世人看,中國又跟1949年至文革那樣,自成世界、自說自話,分別在於六七十年前是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如今變為(偽/仿/類/半)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中國這樣子不論輸贏,都必大輸。

南海事小,世界怎樣看中國事大。中國以自己的方式做超級大國,不學現成大國的言行標準和規律格局套路,自外於現代世世界。馬克思說「要認識、接受現實才能變現實」,反之主觀唯心。毛鄧也「以我為主」,但比較唯物科學一點。南海和香港,中國有實力優勢可展現參與現代世界多元紛爭、妥協交易和接受現實的氣度。大國絕不能單一唯心主觀,而須把本身主觀性接受客觀性檢驗,與世界各國共締普世客觀性。

南海危機給中國一個機會由單元封閉「天下」世界觀,走向多元開放現代世界觀。香港之後,南海又一次給中國白白浪費。中國19年後被迫重拾香港「人文優勢」;問題是,世界會等中國嗎?

洪清田_「香港學」協會主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