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6月30日

丁望 思維漫步

四千高幹大會 批毛極左亢奮

適值毛文革(1966-2016)發動50周年,北京等地關注文革史者,又有新的網絡之戰。反思派重申從極左禍害中汲取歷史教訓,正視文革遺毒。35年前(1981)的6月27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全面否定毛文革,局部批判毛晚年錯誤,但仍肯定毛思想的「歷史地位」。

長期走左路 與現實脫節

「決議」是對毛文革全面的「總結」,於1981年6月29日公布。在這之前,改革家葉劍英(1897-1986)發表「十一講話」(1979),對毛文革有初步的批判,稱文革以「極端野蠻殘暴的恐怖手段」,使各族人民遭受「一場駭人聽聞的浩劫」【註1】。

本系列疏理「決議」的歷史背景,首先述評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前的4000人大會,再析對毛個人品質(品德)的批評,大家長小平堅持保留毛思想的指導地位。

「決議」的起草,開始於1980年3月,10月寫成內部討論稿。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舉行高幹討論會,號稱4000人大會,省、部級及更高級官員與會者實超過5000人。

發言涉及毛一系列錯誤,可歸納為五大類:

一、長期的極左亢奮,片面強調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專政」,政策的決定常脫離實際,是個人意志的產物;

二、好大喜功、浮誇,形成政界虛假風氣;

三、個人品質(品德)差,反覆多變、出爾反爾,愛找藉口整人,手段太狠;

四、熱中個人崇拜的造神;

五、發動文革,動機不良,造成社會禍害。

大會的發言已在一些解密檔案、傳記、回憶錄透露。研究法治的專家郭道暉在《炎黃春秋》亦記述發言狀況。

根據上述文獻,與會者說得比較多的,是毛的極左亢奮。

中共元老、二十年代的中央秘書長李維漢(1896-1984),提到毛有左傾片面性,長期反右不反左;左的錯誤,包括階級鬥爭論,以思想去劃分階級,把知識分子列為資產階級、臭老九批判。

他又說,毛不熟悉科學社會主義、不熟悉工業、不懂政治經濟學,很晚才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

不少高幹談到,毛最熟悉的是封建專制主義和帝王的權謀。在軍中相對較開明、文革前的副總參謀長張愛萍(八十年代曾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說毛「言必稱秦始皇」。

據郭道暉的口述,國務院農機部高幹宋敏之說,毛是「封建主義打底,馬列主義罩面」;經濟學家孫冶方指出,毛並未熟讀馬列著作,他把封建帝王的權謀「用到黨內鬥爭」;方毅說得更白:「歷史上最大的暴君要數他,連朱元璋也不如他【註2】。方毅是周恩來信賴的幹部,文革前曾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八十年代當過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副總理兼科委主任。

關於毛的經濟決策,不少高幹批評有急躁、脫離實際之錯。有人舉1958年大躍進運動時,毛定下鋼鐵產量翻一番指標,國務院高幹認為無法達到,毛便大罵主管計劃的副總理李富春:「靈台如花崗之岩,筆下若懸冰之凍。」

列寧秦始皇 帝王權謀術

發言者多與毛有交往,或對毛的政策、政治運動了解至深,故反思比較深刻,也觸及「一黨領導」體制的弊端。

毛確是長期有極左亢奮。八十年代的大家長小平說,1957至1977年是「左的20年」;事實是,在1957年反右前,毛就有極左亢奮, 五十年代初的土改、鎮反和知識分子思想改造,1955年的農業合作化高潮,都是極左的政治運動。

所謂極左亢奮,是脫離實際、脫離民意,借用史學家余英時對毛的評語就是「反智反科學」;政治想像和家長意志,衍生太多的口號和「中國夢」。當政治動員或政策實施不順時,就編造階級敵人和階級鬥爭,以政治整肅製造恐怖氣氛的手段,繼續強制推行勞民傷財乃至造成社會大禍害的政策、政治運動。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即使是法家也顧及民疾。《管子.經言.牧民》主張施政「量民力」:「不求不可得者,不強民以其所惡。」毛的大躍進、土法煉鋼和水稻畝產數萬斤乃至17萬斤的「衞星」,就是不可得之狂想,農奴化的「人民公社」運動更是民之所惡。

對於毛的封建專制主義,發言者的批評是中肯的。毛思想的實質是「列寧加秦始皇」:列寧的無產階級專政論(連同斯大林的專政觀)和秦始皇專制,就是毛思想的「內核」。

在1958年5月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毛說:「秦始皇算什麼?他只坑了460個儒,我們坑了46000個儒。我們鎮反,還沒有殺掉一些反革命的知識分子嗎?我與民主人士辯論過, 你罵我們是秦始皇,不對,我們超過秦始皇一百倍。罵我們秦始皇,是獨裁者,我們一貫承認,可惜的是,你們說得不夠,往往要我們加以補充(大笑)。」

秦始皇主義必然堵塞言路,敢講真話者少。毛曾說幹部不敢講話,要他們「六不怕」(不怕扣政治罪名、撤職、開除黨籍、離婚、坐班房、殺頭),有「六不怕」的精神準備就敢講話了。這段被稱為殺氣騰騰的話,反襯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秦始皇式的家長制弊端,是權力極度集中於一人,形成一人黨、一人決策的一言堂,遠離文明之路。

4000人大會.二之一

註1:http://www.celebritiespress.com.hk/99160601.htm

註2:《炎黃春秋》2010年第4期。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