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7日

李子樂

連鎖自殺是場流行病

今個學年在短短幾個月內,學生自殺事件頻生,大中小學生不幸地好像中了自殺魔咒,短時間內全城瀰漫着悲傷情緒,不少評論把許多人心中的鬱悶投射到自殺慘劇上,充斥各種各樣的聯想。現在自殺案的高峰期似成過去,社會關注度亦隨之慢慢退卻。

也許在這個時候,大家較容易接受以抽離一點的角度,重新檢視學童連鎖自殺的問題。個別自殺案當然有個別的個人原因,但當零星個案接二連三發生,則是出現所謂「自殺成群」(suicide clusters)的現象。

把時間拉長看,自殺率通常有高低周期循環,個案往往每隔一段時期,便會較頻密地發生;也就是說,連鎖自殺悲劇一直重演,稍為查看統計數字,便不難察覺。

社會學始祖之一Émile Durkheim 1897年的經典著作《自殺論》,以實證研究說明現代社會中「自殺成群」是有跡可尋的,並且與社會融合和規制的強弱變化關係尤大;此論雖然一直受到不少批評,但是對往後的自殺研究有重要啟示。

近代較多人採納的「自殺傳染論」,則借用流行病學用語,提出自殺案會像流行病散播一樣傳染他人;亦有人稱為「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1774年德國經典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出版後的數年間,不少讀者仿效故事主角維特而自殺。

心理學家Ladd Wheeler 1966年的一篇文章,把「自殺成群」的現象視為「刺激—反應」過程的聯結,即經模仿自殺行為而傳染開去;及後David Phillips等幾位社會學家於七八十年代進行一系列有關自殺的研究,同樣認為自殺以至其他形式的暴力行為均可經模仿方式,從個人層面擴散至整體人口。

一些社會網絡研究則將之歸因於社群網絡的趨同性(homophily)。俗語所謂物以類聚,即具有相近態度、信仰、身份、地位等特徵的人較易聯繫一起,自殺高危群組的人際關係結構便成為連鎖自殺事件的重要情境因素。

每次「自殺成群」現象出現,背後當然涉及不同的社會潛在因素,但這並非流行病學角度的關注重點。正如上文所言,以流行病學角度分析自殺案,重點在於研究群組之間、群組之內的「健康」狀態與自殺事件的模式和分布,以供監測、預防及控制措施的政策參考。

若以此角度重檢今次連串學童自殺事件,若干問題值得我們探討。例如,從新聞頭版刊登首宗事件消息到大規模爆發之間,有沒有特定的潛伏期?個案急增過後,所謂的受控期又有跡可尋嗎?哪些群體較易受自殺案感染?心理健康狀況欠佳、失範、自卑的人?經歷慘痛遭遇、挫折、失敗的人?青少年經常被視為最脆弱的一群,但會不會只是因為以往研究的採樣設計較多基於青少年社群?

進一步猜想,當人的身體免疫力從小隨着多次給傷風感冒之類較輕微的病菌入侵而逐漸變得更強,那麼人們有沒有可能培養出類似自殺免疫系統的能力,專門對抗自殺念頭?例如,接觸多一些對自殺個案輕描淡寫的報道,會否慢慢對相關「刺激」變得麻木,從而有助建立更堅固抵抗自殺的免疫力?抑或反過來,像對付流感一樣,小心隔離高危人士?

不少人也相信,自殺行為的事件細節愈少張揚,便愈少人受感染。身邊重要的親友以至知名度高的公眾人物對自殺的看法甚至作出自殺行為,皆可能產生榜樣示範的作用。傳播自殺訊息的渠道,當然少不了傳媒的角色,所以不少地方也有相關守則提醒傳媒,討論自殺事件時應多加注意,以防間接鼓吹自殺行為。不過,以過去的研究結果而言,對於自殺新聞報道的數量、內容方式的變化是否影響自殺率的升降,至今未有定論。

話說回來,今次自殺流行病的爆發是否特別嚴重、會否持續擴散,很難說得準,但社會大眾的反應明顯是近年較為激動的,連鎖自殺慘劇已觸動各人神經。自殺高危社群的情緒確實有機會受社會負面的大氣候影響,但社會大氣候的波動不穩,更能從大眾對自殺案的反應反映出來。

今次事件促成教育局成立專責委員會分析學生自殺原因和商討應對策略,而上一次引起社會廣泛熱議、政府採取一系列跟進措施的學童自殺潮,可以說已是九十年代初的一連串自殺事件了。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