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6日

陳志輝

細說美國海軍訪港歷史

中國外交部以「時間不便」為由,拒絕美國航空母艦斯坦尼斯號戰鬥群訪港的申請,事件引起美國傳媒廣泛關注。其實,自韓戰以來,香港已成為美國海軍最喜愛到訪的港口之一,被拒事件之所以引起關注,除了是中國對美國南海挑釁的具體反應外,也有美國海軍與香港具有深厚淵源的因素,這段歷史值得讀者細味。

【韓戰時刻】

與陸軍空軍不同,海軍要困在小小的軍艦裏,睡在僅有兩三呎的小床,生活枯燥乏味,工作刻板重複,上岸休閒玩樂是水兵的精神支柱。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太平洋司令雷德福除了協助麥克阿瑟調兵遣將,還要為疲於奔命的海軍尋找一個休閒(Rest and Recreation)基地以維持士氣。雖然香港一直有讓美艦停泊,但對大型軍艦頻密到訪仍有所保留,因為擔心會引起共產黨人的不滿,結果雷德福與港督葛量洪會面,雙方協議每次訪問不會超過1000人上岸,開啟香港作為美軍休閒中心的歷史。

對於英國來說,讓香港成為美軍的休閒港口,要考慮的不單是旅遊問題,或是計算香港可承受幾多水兵自由行,而是政治問題,即是中國對美艦到訪的反應。五十年代初,冷戰下的亞洲戰火未平,刀光劍影,各處衝突都是共產主義(通常與民族獨立運動連結)與資本主義(又經常與殖民主義拉上關係)的較勁。朝鮮戰爭,在麥克阿瑟主導下幾乎漸變成侵華戰爭;台灣海峽,毛澤東一直想完成統一大業,卻有美國第七艦隊的巡邏阻止,中美水火不容的程度,與現時的南海交鋒,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英國的對華政策比美國靈活務實。為顧及在華的龐大貿易利益,要在中國「保留立足點」,故此採取軟硬兼施的策略:一是率先承認新中國,希望香港能在共產黨的默許下,「活在火山口上」;二是盡力展示留守的決心,增派軍隊駐防香港,讓解放軍不敢輕舉妄動。所以美艦訪問,既可讓解放軍認為美國有協防香港的可能,又可起鼓勵本地士氣的作用。

當然,英國也要預防美國觸動火山爆發波及香港,訪問的細節,英國都要小心處理,例如1950年6月吉福治號航母到訪,艦長向記者表示,會在香港進行大編隊共32架戰機的飛行表演。歷史檔案文件顯示,當時葛量洪大發雷霆,指摘艦長不理他之前的反對,要在最接近中國的地方耀武揚威,目的只是為台灣向解放軍叫陣,危及香港利益,要把表演取消。

【越戰時刻】

1960年代中期,越戰升級,訪港的美艦每年高達三四百次。對中國來說,一要支持北越對抗美國,二要透過越戰跟蘇聯爭奪共產主義的話語權。但中國默許英國管治香港,這就成為蘇聯的話柄。故此,在越戰期間,中國多次發出照會,批評美國艦隊頻繁訪港,把香港變成侵越基地,核動力軍艦危及香港市民安全。

結果,英國與美國協議,減少過度集中的訪問,並規定核動力軍艦的訪問次數。有些特別惹火的軍艦,例如當時左報形容為「美帝核瘟神」的唯一核動力航母企業號,更要列入特別批核名單,避免刺激北京。

越戰之後,美艦訪問的數目雖然大幅減少,但香港憑着東方之珠和購物天堂的美譽,加上務實的香港人對七八十年代的反美反戰反核運動不甚熱中,香港繼續深受美國海軍歡迎。1991年,美國在菲律賓蘇碧灣的海軍基地關閉,香港便成為南中國海美國艦隊唯一停靠的選擇了。

【回歸時刻】

為了爭取回歸後可繼續到港,美軍早於1994年便與中國商討訪問的安排,最終於1997年4月達成協議。外交部駐港特派專員公署的其中一項職責,就是處理軍艦來港申請;美國領事館也設有海軍聯絡員一職,負責軍艦訪問安排。而《美國香港法》中,國務院定期向國會滙報香港的政經發展,當中亦包括美艦訪問的次數,可見美國對此的重視。

對主權非常敏感的中國,願意延續建基於英治年代英美緊密盟友關係的歷史,為美國海軍大開方便之門,除了藉着對美艦的「特事特辦」,建立兩國互信,說明「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落實外,亦可讓解放軍有更多接觸美軍的機會。事實上,兩軍關係一直是中美關係中最脆弱的一環。回歸後,美艦的訪問成為當時難得的兩軍交流平台。解放軍與美軍的歷史性首次聯合演習,正是在香港舉行;到訪的美國航母亦多會邀請解放軍參觀,近年美軍的運輸機更會專程飛到香港,接送駐港解放軍的高級將領登上即將訪港的航母,觀看航母戰機升降作業。這些五星級的待遇,恐怕只屬於駐港解放軍了。

【關係緊張時刻】

美國軍艦的訪問次數,外界會解讀為中美關係的寒暑表。回歸後幾次的被拒申請,都是發生在中美軍事關係緊張之時,例如1999年美國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2001年中美軍機相撞;2002年的美國對台軍售等。

最矚目的是,2007年11月的小鷹號訪問,當時正值感恩節假期,不少美軍家眷已專程來港,但中國到臨門一刻才拒批申請,但隨即又改以「人道理由」批准訪問;可是小鷹號已經駛離香港,還以避風為由,駛進台灣海峽「洩憤」。之後美軍批評,原來兩艘申請到港避風的小型掃雷艦也被「拒諸港外」,這是違反海員的基本互助精神。雖然中國外交部事後表明拒訪是與美國對台軍售和小布殊接見達賴喇嘛有關,但中國因而面對不人道的指控,帶來一場公關災難。

美國作出一些中國認為是惹是生非的舉動時,仍然裝作若無其事地提出訪港申請,當然不單是為了水兵的福利,而是測試中國的底線。不過,美國也有識趣的例子,2010年9月,航母華頓盛號不理中國強烈反對到黃海演習,在美國有廣泛人際關係的前特首董建華,與到訪的美國太平洋司令威拉德會晤,勸阻美軍的行為。雖然演習繼續進行,但當時華頓盛號自行取消原本到港的申請,免得自討沒趣。

不知有沒有人勸阻今次的申請,但斯坦尼斯號的結果應屬意料之內。美國國防部長卡特不單登上航母高調在南海巡邏,還邀請在南海問題上最惹北京怒火的菲律賓國防部長一起登艦。戰鬥群的指揮官雖然「賣口乖」,讚賞在巡邏過程跟蹤他們的中國海軍表現專業,但面對美國的挑釁,北京批准訪問才是意料之外吧。

再看今次的審批安排,中央政府只是拒絕斯坦尼斯號戰鬥群的訪問,第七艦隊的旗艦藍嶺號仍可照常到訪,可見北京也在掌控分歧,不想跟美國全面鬧翻。至於剛才說過訪港美艦數目是中美關係的寒暑表,筆者只能認同一半。

事實上,儘管過去幾年中美關係不算太差,由於美國軍艦數目減少,加上要貫徹「重返亞洲」的政策,海軍須加強與亞洲國家的聯繫,到訪的港口數目和選擇也在增加,近幾年到港的美艦數目已由過往每年的數十次,跌至近年只有十多次。

慶幸的是,在美國海軍的招兵網站挑選的5個特色港口作招徠,香港還可名列第三,反映這顆東方之珠仍然是美國海軍的所愛。

陳志輝  時事評論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