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4月18日

莫乃光 專業為公

政府思維決定創科發展前路

4月可算是香港科技界的盛事月,出席業界活動和頒獎典禮時,筆者接觸到很多做出成績的初創企業,都把下一步的目光放向國際市場發展。上周六(16日)筆者出席《信報》舉辦的2016香港互聯網金融峰會,與FinTech創業家談到的其中一點,就是香港的創業環境是否歡迎創新者在此落地生根,留住出色的人才和企業?其中一位創業家更說新加坡曾游說他遷往當地發展。

特首最近透過網誌表示創科有美好前景,香港作為國際市場和大陸之間的「超級聯繫人」,潛台詞是香港科技界發展的出路,就是背靠大陸,配合國策。大陸「互聯網+」策略貌似走向開放和國際化,實際上「防火長城」不斷加高加厚,對互聯網管制愈來愈嚴格。4月份的新規定要求外國網站入華,須在境內登記,而在國內售賣網域則實施實名制,要求可追溯身份和隨時封網。面對日新月異的法例和操控,有意做「超級聯繫人」的企業是福還是禍,難以預見。

站穩本地 衝出世界

香港政府改善自己本身的問題和提供良好營商環境,才可立於不敗之地。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出不少推動創新科技的政策,例如促進投資、支持中小企採用的科技券等,都是業界期望的措施。然而,政府的全球視野亦對往後發展舉足輕重。筆者曾就政府過往創科部門的交流活動作質詢,發現頗大部分都與內地相關,反之與全球科技發展最快的歐美等國家則寥寥可數,可說一葉知秋。

政府高層終日為香港設定「超級連繫人」角色,會否為別人作嫁衣裳?香港的資訊科技發展是要靠「兩制」,互聯網經濟要靠「兩制」。不少公司把數據中心設立在香港,是因為香港在防火牆之外;香港有完善的法治、良好的基礎建設等,作為發展智慧城市,香港是一顆金蛋。如果政府不肯帶頭支持本地的資訊科技服務和產品,只盤算如何配合國策,到頭來恐怕把機會送走。

缺乏科技人才和人才流失是創科發展的瓶頸之一,企業說請人難,員工則覺得看不到在香港發展事業的前景。去年開始的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選取了8間中學的精英班和舉辦活動。美國政府把STEM教育視為重要政策,奧巴馬親自在白宮舉辦學生科學聯展,又大力與商界合作,改善學校課程和配套。香港學生在TSA、無數功課和考試壓力下,還能有時間探索對科學和創新科技的興趣嗎?教育局有否把提高學生創意和對科技的興趣放在首位?

相比起香港,新加坡便較為積極。該國政府近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計劃投放近7億港元培訓資訊科技、雲端、大數據等人才。我希望香港政府亦能投放資源在人才上,而非單單在基建上。

政策部門 先作聯繫

若香港要「聯繫」,最重要的可能是把不同政策局聯繫起來,改善協調。筆者最近與來自斯德哥爾摩的一個代表團就智慧城市發展交流,當中的最大得着是發展智慧城市其實無關技術,而是政府內部能否由上而下,有效地協調不同部門着手落實改善市民生活的項目。

這兩年社會認識了「智慧城市」這個新詞彙,政府將繼續沿用專家研究、公眾諮詢、更多的報告和建議作為實行方式。然而,此偉大藍圖面世之前,其實政府應該首先為進行中的項目,如智能電網、開放交通數據等訂立目標,為研究中心、企業等提供試驗的空間。最近政府的Wi-Fi連通城市的計劃,向類似的公私營合作方向發展,值得其他政策局參照。

引入業界的最新技術和經驗、開放民間參與的發展模式,才是提高效率的不二法門。交通方面,智慧咪錶、免停車支付道路和隧道費用這些顯著改善市民生活質素的應用,實應加快進行。

改善政府部門各自為政,扭轉怕冒險、行政主導的思維,珍惜和重視香港作為大陸防火牆以外仍有自由開放互聯網的特殊地位,是筆者最希望見到的發展。因為如果政府看不到自身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會變成問題的一部分,推進不成反而成為絆腳石。

莫乃光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