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4月18日

朱德浩

越戰模式的超級基建

最近看了一篇很有趣的學術文章,提及其中一位我最心儀的經濟學家——赫希曼(A. O. Hirschman),他曾於1960年代提出的經典概念「隱藏的手」(hiding hand),指人類存在對前景過於樂觀、低估困難的傾向,因此往往要為鹵莽的決定承受沉重代價;但與此同時,人類卻又存在低估自己解決困難能力的傾向,因此往往又能在失敗的廢墟中站起來,找到出路。兩者相加,負負得正,恰好形成人類社會曲線發展和進步的動力。

下一代承受經濟爛攤子

顯而易見,赫希曼在拿阿當.斯密的「無形的手」(invisible hand)開玩笑。事實上,斯密身為啟蒙運動晚期的代表人物,標誌着那個年代人定勝天的樂觀精神,深信人類只要通過自由市場的機制,個體進行理性計算而作出自主選擇,整體社會便能自動達到理想的均衡狀態;而市場定律則彷彿是牛頓定律般的自然規律,能夠由經濟學家通過科學的方法洞悉。赫希曼則力圖指出理性選擇的局限,所謂發展和進步往往只是瞎打誤撞的結果。

由赫希曼的洞見引申而來的發展模式,後人一般稱之為「破爛—修補」模式(break and fix model),不少大型計劃上馬後不久,便錯漏百出,無以為繼,甚至可能面臨「爛尾」的危機;但在幾經周折,痛定思痛,往往可能是換了班子和管理模式之後,這些計劃又會重新包裝,以另一面目示人,置諸死地之後終能重獲新生。因此這種模式,亦不無荒誕地同樣可謔稱為「越戰模式」——走進殺戮戰場的門檻相對地低,但無論止蝕離場或長線投資的成本均相當沉重。

上述學術文章的研究對象,不是別的,其實正是在當代橫掃全球、橫掃香港的「超級基建」(megaprojects)【註】。 它們的成本均在10億美元以上,涉及公私營部門的廣泛持份者參與,而且往往需要長達數十年的投資周期。其中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大陸,正是超級基建瘋狂蔓衍的典型例子,單是2004至08的短短5年間,大陸的基建投資已超過整個二十世紀的總和;在2005至08年期間,大陸興建高鐵的總長度,已超出歐洲過去20年的總和。

超級基建為何會如此吸引,以致各國政府和財團要爭相效法?它們除了涉及驚人的投資金額,帶動大量的商業和就業機會,令廣泛階層均能(起碼在短期內和表面上)獲益之外,非經濟的考慮往往同樣重要,這包括投機政客於任內急欲打造「政績工程」,科技和工程才俊之間的面子和互相競爭,還有設計師以至普羅市民對地標建築的着迷等等。凡此種種,皆容易積累成某種非理性亢奮情緒,令投資極大、牽連甚廣的超級基建,很容易在缺乏周詳規劃下匆匆上馬,搖身變成尾大不掉的「大白象」。

自2007年曾蔭權推出10大建設計劃,除了作為刺激經濟復甦的手段外,顯然亦有強烈的「政績工程」意味,在短短8年時間內,已令香港全面邁進「越戰模式」。當中最少已有5項計劃嚴重超支,包括港深高鐵(最新造價為864億元/超支30%)、港珠澳大橋(694億元/超支26%)、西九文化區(471億元/超支118%)、 沙中線(829億元/超支117%)、港島南線東段(169億元/超支11%),這還未計算中環灣仔繞道、蓮塘/香園圍口岸和未來的機場第三跑道等等。

超級基建及其牽動的規劃、測量、建築和房地產等無數產業,無論對整體經濟所帶來的滴漏效應,抑或因資產升值期望所製造的財富效應,均曾一度令香港經濟打下一口迅猛的強心針,營造出工商百業短期繁榮昌盛的假象。

至於對政府和政客來說,至關重要的,更是短期的土地財政收入和GDP數字上的顯著進賬;對於下一代人來說,上一代對土地和生態資源搜刮殆盡,地產的短期暴利早已袋袋平安,未來僅能留下來的,只是一個滿目瘡痍的社會、經濟和環境爛攤子。

與此同時,這支強心針帶來的瞬間亢奮作用,也很快便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此遭破壞的社區網絡和自然生態不但無可挽回,就算是經濟的可持續性亦出現極大疑問。

有賺無賠的「大白象」

說穿了,打這種基建地產強心針,就像飲鴆止渴一樣,只會令人日復一日地泥足深陷,現在即使勉強完成10大基建,未來無可避免地只能繼續搞20大基建、30大基建……讓土地開發的巨輪不斷運轉下去,否則經濟增長的動力便無以為繼——投放天文數字的公帑開支,是否只換來一堆低效低能的「大白象」,屆時已經不再是考慮之列了。

假如香港真的已經毒癮太深,淪落到只能繼續飲鴆止渴,依賴「大白象」工程來維持生命的話,那麼我倒想建議,不如在吐露港口的赤門海峽築起堤壩,作為一座巨型的水力發電站,利用吐露港潮汐的強大力量,為香港提供龐大的可持續電力供應。

這既可打破目前兩電的壟斷,更可逐步讓香港脫離對廣東周邊核電的依賴,與自5年前福島核事故後發達國家「無核化」的國際趨勢看齊。為了令香港遠離核災難的巨大潛在危機,這肯定是一隻有賺無賠的「大白象」!

另一個絕對可行的方案,乃是利用赤門海峽的堤壩,把整個吐露港變成一個大水庫,並滙入八仙嶺、馬鞍山和大帽山的食水水源,如此將可從根本上解決香港過於依賴東江水、面臨食水污染和鄰近城市競爭水源的問題。可以肯定,為了香港市民的長遠健康福祉,這也肯定亦是一隻有賺無賠的「大白象」,相信遠比在維港設置泳棚來得實際得多!

朱德浩 影子長策會成員

註:Bent Flyvbjerg,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Megaprojects and Why: An Overview.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April/May 2014.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