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去年初開始,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整個高等教育界漸漸走向禮崩樂壞的邊緣,例如有傳特首梁振英曾運用校監權力刪減港大名譽博士學位名單、港大校委會否決陳文敏出任港大副校長一職、大量親建制人士獲委任為各大學的校委會或校董會成員,以及不獲港大教職員、學生和校友接受的李國章獲委任為校委會主席。
明顯地,事態發展已不再是港大的內部事情,而是關乎整個香港大專教育界以至整個社會的重大危機。我們質疑梁振英正通過其大學必然校監身份,加強對各大專院校最高管治架構的政治操控,從而加強政府對大學重要政策的干預。
歸根究柢,除了是梁振英的個人問題外,同時還是制度的問題。各間院校的大學條例對院校自主保障不足,讓當權者可以乘虛而入,左右大學的校董會和校委會。梁振英政府上任以來,對各院校的橫加干預愈見明顯,正好顯示此制度的問題所在。
因此,我一直推動以修改法例的方式,改善校董會和校委會的架構,務求加強對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的保障,確保校董會和校委會可以反映師生的聲音。
為了收集師生的意見,以及為未來推動修改大學條例製造民意基礎,8個大專院校的工會、學術自由學者聯盟、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港大校友關注組合辦「院校自主公投」,於3月21至23日期間,8間教資會資助大專院校(不包括附屬學院)的全職教職員將可以就兩項公投議題作出表態。
兩項的公投議題分別為:
一、取消特首任命校董會/校委會成員的權力;
二、增加校董會/校委會中民選教員、職員、研究生、本科生代表的比例。
特首委任校董會成員有什麼問題?
目前在8所教資會資助院校的校董會和校委會中,普遍有三成以上的成員是由行政長官委任,當中教院和嶺大的校董會更有過半數校董是由行政長官委任,部分更高達八成。
行政長官考量委任人選,是出於學術抑或政治考慮,現時沒有任何制衡機制,完全不受師生和公眾監察,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完全不受保障。梁振英多次委任這些具爭議性、引發師生不滿的親建制人士當校董,把校董的公職當作政治酬庸,只有「梁粉」、親中人士才獲委任,有干預院校自主之嫌。因此,有需要在制度層面制約特首的委任權力,確保院校自主和學術自由。
為何要增加校董會內的大學生和教職員民選代表?
學生和教職員均是大學的持份者,應擁有共同參與校園管治的權力和責任。可是,現時各院校校董會的組成比例懸殊,員生代表嚴重不足。例如,中大校董會至今未有民選學生和教職員代表,其他院校直接由特首委任的校外校董佔三至六成不等,更有高達八成者。
這些人不一定熟悉大學教育,也不了解員生的意見和需要。因此,提高校董會/校委會教職員和學生民選代表的比例,才能確保校董會不再由校外人士把持,保障院校自主。
歷史性的公投
這次公投相信是香港歷史上首次的大專界教職員公投,極為重要,並將會成為未來推動修改大學條例、改革校董會和校委會的民意基礎。我呼籲全港合資格的大專院校教職員踴躍參與今次的公投,支持兩項公投議案。運用手上的一票,就特首權力和校董會架構表態,向政府表明我們拒絕政治干預!
由於不同院校有不同安排,敬請留意自己所屬院校的投票安排。詳情如下: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release/release1333.html。
葉建源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