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2月6日

戴耀廷 法治人

從自由意識到權利意識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在2015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演辭中說,法治的目標是要確保基本人權受保障。要實踐法治的目標,需要的不單是獨立的法院能公正審判案件,更需要公民普遍擁有權利意識,才能承托起那能保障公民權利的法治體制。

權利意識與自由意識是有分別的。自由意識是公民滿足於在實際生活中能享有自由,而政府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干預公民的自由。權利意識不能接受公民雖在一般情況下可實際上享有自由,但政府卻可任意決定是否收回公民的自由;權利意識要求法律必須能保證在確定和符合人類尊嚴的範疇內,公民的自由是不容政府無理干預的,且期望有獨立的法院去有效監察政府不能做出不合理干預公民的行為。

調查結果令人意外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的研究團隊2015年在香港進行的法律文化調查,可反映港人有多擁抱權利意識。問到受訪者是否同意以下的講法。第一句是:「人的權利並非與生俱來,是社會根據他表現而賦予的」。有權利意識人的是不會同意這句話,因公民的基本權利應是與生俱來,並非任何人或機構賦予他們的。調查顯示,隨機抽樣的3500名受訪者中,只有41.6%不同意,即不及一半,同意的也是41.6%。若以一半同意為及格線,從這條問題看,港人的權利意識並不強,甚至可以說是偏弱。

不過,情況可能是更差。第二句是:「維持社會秩序比保障個人自由更重要」。有權利意識的人是不會同意這句話的,因維持社會秩序雖是限制個人自由的合理原因,但仍須在必須和相稱的情況下才可以,因此不能說社會秩序比個人自由重要。反是個人自由應被視為優先,只有在嚴格的條件下,政府才能以維持社會秩序為由去限制個人自由。結果卻顯示不同意的只有23%,同意的竟高達57.6 %。同意的竟是超過一半,那表示港人的權利意識可能根本未能確立得到。其他兩條問題的結果可能證明了這點。

第三句是:「公民社會團體應該受到政府監督」。有權利意識的人也是不會同意這句話,因為公民社會團體應享有結社的自由,除了一些簡單登記的要求外,政府沒有權去監督它們的活動。同樣,不同意的只有21.5%,同意的高達59%。第四句是:「傳媒有責任推廣政府的政策」。有權利意識的人是不會同意這句話,因傳媒最重要的責任是監察行使公權力的政府,而不是幫助政府施政。同樣,不同意的人只有23%,同意的更高達60.4%,是4條中有最多人同意的。

研究團隊也向隨機抽樣選出約35名直接負責運作香港法律制度的人員(包括政務官、執法部門高級官員、立法會議員、法官和律師),問了同樣的4句話。結果與普羅市民的回應非常不同。不同意的分別是:第一句86.1%、第二句71.8%、第三句75%、第四句68.2%。同意的分別只是:第一句0%、第二句10.7%、第三句15.5%、第四句4.2%。

公民教育提升為權利意識

從這些結果可看到,香港普羅市民(外在法律文化)並不具有權利意識,可能只是停留在自由意識的層次。幸好負責運作香港法律制度的人員是清楚具有權利意識(內在法律文化),香港的法治體制才能大體達到確保基本人權的目標。

這調查結果是向香港法治發出了警號的。雖然我們有着優秀和具有權利意識的法律人員負責運作法治體制,但我們的法治水平只是建立在官員的自我約制上,反是理應要求法律須保障他們基本權利的普羅市民,並不具備權利意識,而只是滿足於自由意識,而未能向官員提出更強的權利保障要求。一旦官員因不同原因再不自制地行使公權力,因公民欠缺權利意識,就很容易令香港的法治水平整體下滑。

當務之急是,必須針對普選市民的認知,透過公民教育及其他傳播方法,把他們的自由意識提升為權利意識。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