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月28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解決債務大打一戰 局面高危避走美國

羊年將盡,拉雜談財經近事數則。

當前世界經濟搖搖欲墜,導因是美國聯儲局猛發紙幣令信貸泛濫融資幾乎無代價所致。研究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有成的奧國學派,早已指出過度寬鬆的貨幣現象會造成經濟資源大浪費,事實果真如此。現在的情勢比約百年前的較複雜、更嚴峻,此為看中聯儲局「在直升機上撒銀紙」令資金成本近零的「機會」,大感有所不足的新興市場銀行、國營企業和私營機構,莫不大舉借進極低息甚且無息的美元,「擴充營業」(特別是為了達致上級交下的GDP增幅目標),以致各行各業都出現「資本性投資(設備)過剩」的普遍現象。

在這種窘迫情形下,聯儲局於「深思熟慮」後提高美元利率,債台高築的美元債務人便陷入無法自拔之境,加上本已因時局不靖成避難貨幣因而逞強勢的美元,滙價更上層樓,賺取相對弱勢貨幣的美元債務人,百上加斤、叫苦連天,以至無力還債而醞釀財政危機。大家應該留意的是,在金融市場中,還債是債務人唯一不能逃避的事(Debt is the only thing real!),這即是說,債務人有種種無法推卸的法律(道德且不去說)責任,到期一定要還債。加息及強滙價令債務人痛不欲生,經濟發展呆滯不前,而促使經濟前景難以令人樂觀的是,二○○八年那場華爾街引發的金融危機,所以不致釀成世界性經濟恐慌,除了聯儲局不顧後果的「量化寬鬆」,更重要的是新興國家尤其是中國經濟興旺,如今不僅她們的經濟增長明顯放緩,且深受債務及產量過剩之困,已無力再度刺激本國經濟,世界經濟遂「受累」而欲上乏力!

債務重壓如何紓困?在經濟向前動力放緩的情形下,以新債養舊債不失為救一時之急的權宜辦法,但長期會把債務人推進破產邊緣。

至於解決債務的辦法,人人會說的是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及破產。經濟增長令百業興旺,債務人有機會受惠於水漲船高而有財力還債;通脹等於貨幣購買力萎縮即借入的一元還債時可能只需八角,意味減輕債務人負擔;至於破產,是一了百了一拍兩散,這當然是在無法可想下才會出現!

除了上述三種情況,戰爭是最徹底減債的辦法。突然提起戰爭,是《原子科學家學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The Bulletin.org〕;美國向廣島及長崎擲原子彈後有關科學家於一九四七年在芝加哥創辦「供外行人閱讀的學報」)昨天(美東時間周二)發出公告,指該刊為記錄「人類面臨毀滅性災難」而創設的「末日鐘」(Doomsday Clock),有三分鐘便到「午夜」──三分鐘是指「很快」,「午夜」是指「環球翻天覆地大災難」(Global Catastrophe)。「末日鐘」所以如此接近「人類自毀」階段,《學報》指出有下列四項理由──第一、美國政府決定動用三千五百億美元,在未來十年強化、翻新其核武庫(軟件及硬件);第二、南中國海的衝突升級;第三、中國、巴基斯坦、印度以至北韓的核武火藥庫都增加;第四、去年是有紀錄中最酷熱的年份。

美國原子科學家之言不必盡信,他們採用的「末日鐘」亦不一定「科學」,即可能準確亦可能不準確;惟他們指陳的四項事實,的確會危害世界和平。萬一「世界性大災難」來臨——第四次世界大戰的犀利武器是石頭——等於債權人與債務人同為灰燼,那還說什麼應還未還的債務!?

*  *  *

一月二十二日,國際勞工組織(ILO)公布年度就業調查,指出未來一年,世界性失業率會惡化。造成失業率上升的原因,除了科網業並非勞工集約行業、投入服務的機械人增加之外,主要還是商品期貨大跌價,令眾多有關行業(從原料開採、生產到消費品製造)無可為,不得不解僱大量工人。該組織指出,去年環球失業人數一億九千七百萬一千,比二○○七年(金融危機前)增二千七百餘萬人,今年失業人數預期一億九千九百多萬,而二○一七年將突破二億人。調查顯示先進國家,除了若干歐盟成員,失業情況未見惡化,那意味發展中(新興)國家首當其衝,將面對失業情況惡化的打擊。中國社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昨天在財經網誌發表題為〈我國三類隱性失業人口正在形成〉的短論(Comments.Caijing.com.cn),清晰分析了內地「名義上就業了,實際上卻處於一種失業或半失業狀態」。這類稱為「隱性失業」的人數近來大增。雖然文章並無提供具體數據,但很明顯,城鎮職工、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大學畢業生「人浮於事」情況最嚴重。事實上,這種情況世界各地都有,只是ILO並未進行調查。換句話說,隱性失業令各地就業情況愈不樂觀。

非常明顯,失業人數增加,不管失業福利制度多完善,亦會拉闊本已兩極化的貧富懸殊鴻溝,在「六十二名超級豪富坐擁等於世上一半窮人的財富」即貧富絕對不均的情形下,如果政府再不「左傾」、不傾向「社會主義」,不以扶貧為施政主軸以至取消一些給予富裕階級的稅務優惠,世界各地將難有寧日。

自從評介皮格蒂那本膾炙人口的《二十一世紀的財富》(二○一四年六月)後,筆者多番為文希望資本主義世界應在扶貧上多做工夫……。去周《金融時報》國際事務首席記者在報道「達沃斯論壇」活動時,指出目前不少國家出現的「政治現象」(Political theme)是「反精英」(認為他們討盡便宜)、「對貧富兩極化憂心忡忡」及對政治人物貪腐極表憤怒……。以目前的情勢看,特別是在失業會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已形成,政府尤其是大有盈餘的,採取系列貧困階層可實質受惠的政策,是避免社會動亂促進「和諧」的必由之路。

資本家減肥的日子已來臨!

*  *  *

值此世局日趨凶險之際,筆者不期然想起十九世紀的大炒家彌敦.羅思財(N. Rothschild 1777-1836)說這一句千古傳誦的名言(亦是股市鐵律)︰「血濺街頭是入市的好時機!」(原文為Buy on the Cannon, Sell on the Trumpets.)。他的意思是當加農炮開火戰場上血肉橫飛時,保守投資者心驚膽跳,不問價位拋售股票(當時熱門投資媒介是股票,外滙期貨樓市尚未成形),他們的憂懼並非沒有道理,因為戰火可以摧毀一切,證券市場和上市公司的生意都可能毀於一旦,股票(和公司債券)遂成廢紙(當年的證券印刷精美、紙質極佳,廢券因此可做牆紙及燈罩),這即是說,他們的拋售是出於理性的分析。

和這類保守投資者不同,羅思財的看法遠為樂觀而且亦很理性,他了解交戰雙方有輸必有贏,後者可能搶掠搜刮前者的財富,造成獨贏之局;亦可能貸款給戰敗國重建經濟(在這種過程中戰勝國的企業當然佔盡便宜),共創財富形成雙贏,因此一聞炮聲便應入市!

顯而易見,由於軍事科技的突飛猛進,「血濺街頭時入市」漸漸不合時宜,這是因為炮火的破壞力日益厲害,「血濺」之後要經歷一段長時期才能復元,因此「血濺」時宜袖手旁觀,待「加農炮聲平靜」後入市,為時未晚。進入二十一世紀,情況又有所不同,因為現在國與國之間動武,即使俱非核武國,亦很易因大國介入而引爆核子戰爭,而其破壞力無與倫比,在這種情形下,欠債固然「一筆勾銷」,能否活命才是關鍵,持有什麼投資媒介已無關宏旨。

不過,當這種情況出現或你預期快將出現時,「武功最高強」及有較可靠的導彈防衞系統的美國,便成世上富裕階級的資金(和人身)避難所,「血濺街頭……」也許可改為「導彈快橫飛是投資美國的好時機!」

‧財經近事雜記.二之二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