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2月28日

洪清田 情思香港

中國走向現實繞不過香港標準

習近平親自出席世界互聯網大會,超越張之洞到鄧小平隔幾代傳承的「中體西用」(西方工業實務模式結合中式文化虛妄想像、器用性為主體性服務),以高鐵速度直達虛擬訊息世界的「中體中用」(由中國主體性出發,以「中國模式」界定和設定世界互聯網、建造和運作的標準和規格、奪取論述權和話語權,為全人類及未來謀福祉、兼善天下)。

對中國質疑和恐懼

約30年前、中國一度知道和明言(如今已渾忘,香港人自己也忘記),香港的自由港典範和協力創辦GATT和WTO,先於中國、為世界界定和建構自由貿易金融和開放經濟體系、定標準,貢獻世界。香港百多年能中國所不能,成為習近平在法國講的「可親可敬醒獅子」。這是世界歷史罕見的成果,是香港對中國和世界的貢獻,蘊藏當今、往下百年中國和世界欠缺的人文資源。

與現有幾個世界性網絡大會比較,中國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突出以國家(各級政府/官員)為全面絕對壟斷性的「網絡主權」(一如領土主權),但絕口不提「國家、主權」是由一個個國民/公民組成、擁有和歸屬的,不顧政府和官員的權力來自國民/公民、受民託付。一如五六十年前和20多年來中國一邊以自己定義的「民為國本、為人民服務」參與世界、一邊以各級黨政組織和人員「以我為主」解釋和執行的「國家主權」,排他保護個人和群族的集體生存自由自主、存在意識和身份認同。

相對之下,其他世界性互聯網大會比較靠近西方主導的現代社會、現代化和現代性,以個體性由下而上作為集體主體性的基礎,更重個人自由自主人權。

中國之外的世界主流的「民為國本」,不單是對內而是對外。國際外交、軟實力和世界形象不單是國與國、政府與政府、官員與官員之間的事,而是民間組織與民間組織、公民社會與公民組織、個人與個人的事;後者跨國界的「人民外交」是更廣泛、更根本和更真切(而又低成本)的深遠影響。

200年西學東漸的歷史拷問,中國「千年變局」的現代化轉型這30多年進入一個新階段,可能和世界正處於又一個歷史十字路口。隨着政經金融軍事體積膨脹和物質力量上升,中國自我提升到形而上意念(ideas)與概念(conception)層面,自信滿滿,認為已摸索出「正確總結200年歷史正反經驗、結合中西去蕪存菁、獨步古今中外、足為世法、貢獻人類」的「中國模式」,但美國、日本和東南亞以至歐洲現代化和現代文明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和台灣),對中國愈來愈多質疑、憂慮和恐懼。亞洲似出現歐洲十八十九世紀之交「大中小群雄並起、以新實力重複舊時代的追趕和攔阻」的局面。

外面對中國的質疑、憂慮和恐懼,一是中國內部的文明狀況,二是往下如不能對內長治久安,可能藉向外膨脹擴張而轉移內部矛盾壓力,以保持既得利益、體制和權力。這些質疑、憂慮和恐懼的根源在於中國自古至今5000年的「唯集體主義」和「反個體主義」。

中國治本之道是順應現代化和現代性、 解構舊集體和建立個體、重構新集體。無論中國要怎樣努力宣示政策和主張、以冀改善國際形象,做不了這方面永遠改善不了,永遠免談「軟實力」。中國卻反其道而行,事無大小,簡易上綱上線、亟亟於全面遏抑、消除個體、鞏固牢之又牢的封閉千年集體。

中外的國家形象、媒體和政經學術的中外比較和較量,已由現實的地緣政治和經商利益軍事,擴展到文化歷史信仰世界觀和價值觀、意識形態和思維模式,以及訊息世界「快閃」現實壓力下個人與群體的(家庭社會、公私機構企業、國族)的認識、判斷和決策和本能反應。

200年來跌跌撞撞

幸或不幸,香港生於東西中外、反作用於東西中外。或許是上天眷顧,或許是與中國開玩笑,香港或順或逆中西潮流、無意間在集體主義「主權」與個體主義「人權」走出一條新路,並形成政經社會文化自由自主自理自治的「香港模式」,處理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深層次矛盾與問題」。

百多年香港介乎中國與西方世界之間,以最低代價、最順遂平和進行「文化交流、衝突與融滙」,取得最大成效,並且成為中外千百年反差的變壓站(Transformer),客觀上是中國走向現實世界的座標和標準;如今中國走向世界,理應像30多年開放初期、看看香港怎樣做到的、為什麼中國200年來要這樣做卻跌跌撞撞、如今似是條件齊備卻為什麼總是寸步難行。

由虛擬的「中國網絡世界」走向現實世界,中國繞不過「香港座標」和「香港標準」。際此中國10多年來全球布局,「一帶一路」和金磚銀行後再來一個網絡世界盟主,不斷自主創新「中國模式」和世界秩序,理應做點功課參照香港的成功經驗,比較由構思到執行的多層問題,一如金融中心參照香港。

一個「個人具實體性、個體自由自主」的中國,是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中國夢,香港百多年能中國所不能;它卻可能是中國、中國人、中國文化的恐懼,超乎認識和認許。中國在香港30多年來有與英國和港人互動互變的直接經驗,從學習和補課的角度而言,盤點治港經驗更具效益。放着香港這免費經驗不理,委實暴殄天物。

洪清田 「香港學」協會主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