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2月24日

丁望 思維漫步

經濟工作會議 涉適度軟刺激

12月18至21日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16年宏觀經濟政策、經濟發展的五大任務。

港人值得關注的政策取向是:供給側改革,化解產能過剩和房地產庫存(要地產商削價售樓,協調消除「鬼城」);實行適度軟刺激的財政、貨幣政策(提高財政赤字率),降低企業成本(涉港商的增值稅、行政繳費、社保費);防範P2P(平台對平台的網絡借貸)風險等。

經濟工作會議之後,是城市工作會議(37年後的恢復);一年一次的農村工作會議,稍後亦舉行。會議都涉及明年或十三五規劃(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的主要經濟指標。據李克強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十三五的GDP,年均增長6.5%以上(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11/07/content_5005953.htm )。6.5%是保底指標,今年的增長率在6.9%左右,與過去30年的超過9%落差甚大,經濟下行的勢態仍將持續。

削價去庫存 赤字率提高

經濟工作會議定出的2016年「總基調」是: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社會保障政策「托底」)、防風險(防P2P崩塌等)。

五大任務的關鍵詞則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筆者試解讀如下:

去產能,指處置產能過剩。鋼鐵工業等傳統重工業、風電設備和低端加工製造業,產能大量過剩,而一噸鋼的利潤只有幾毛錢,「公有制」國企鋼鐵廠仍忙着煉鋼,以維持工人編制。官方擬以兼併重組(涉及裁減職工)、破產清算、安置下崗,去處置「僵化企業」和產能過剩,遏制國企虧損。

去庫存,主要是指化解房地產業的庫存、大中城市空置的「鬼城」。「鼓勵」地產商削價減庫存,並加快城鎮化的戶籍改革,增加「新市民」的購房需求。

去槓桿,指針對「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面對經濟下行,銀行利率和準備金槓桿要「適度靈活」,「實行減稅政策,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營造寬鬆的市場經營和投資環境」。在適度寬鬆中,要防範金融風險。貨幣政策與美國的加息逆向,貨幣供應原是「鬆緊適度」,現在改為「靈活適度」,意味貨幣供應轉向略為寬鬆。

降成本,是指減稅(營業稅、增值稅等)、減信貸利率和行政收費等,這涉及供給側改革。

補短板,是指補基礎設施等方面的不足。

增財赤數額,是基於適度增加投資和減稅的需要,也為了社保「托底」的資金保障(如應對鋼鐵類國企裁員)。2015年的財赤率預期是2.3%,2016年的GDP增長率和財政收入雖會下行,但仍有提高財赤至3%的空間。3%仍在歐盟的安全標準內。

供給側改革 改變粗放型

2016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供給側改革。中共中央財經小組11月會議確定:「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保持增長動力。」

12月初,李克強召開經濟工作專家座談會,也講述此項改革,強調供給、消費需求兩側要「雙向持續發力」,「不能一頭沉」。

經濟工作會議的文件,稱開展供給側改革,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供給側改革關乎拉動GDP增長的「三馬車」:固定資產投資,對外貿易(涉供給側及需求側)、消費需求。固定資產投資和商品出口在供給側(或稱供給端),商品進口和消費需求在消費側。

這幾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率下降,外貿出口亦下行,官方鼓吹增加消費需求以「保七」(今年「破七」)。在無法大幅增加官方投資、消費力比較疲弱之下,供給側改革便更有「迫切性」。

推行供給側改革,是要改變供給側的傳統結構弊端。

弊端之一,是照搬斯大林集權式計劃經濟體制,導致產業結構畸型,重化工業(重工業和石油化工業)的比重太高。八十年代以來,產業結構調整有成果,但仍未能適應市場的消費需求,以致產能過剩。近幾年,鋼鐵、風電設備等產品的庫存太多,房地產的空置率亦高,有些城市還有夜間不見燈火的「鬼城」。

弊端之二,企業經營和經濟發展的粗放型( http://www.celebritiespress.com.hk/00071202.htm )。粗放型可歸納為「三高三低」:資源投入高、能源消耗高、排放多污染高;自主創新低(產品簡單模仿、複製多)、經營效益低和產品質量低,即產業和產品低端化。

粗放型產業造成自然生態的惡化,其粗糙低端產品,難滿足有中高檔產品需求的消費者,亦影響外貿出口檔次,加劇產能過剩、產品積壓。

調產業結構 減企業成本

供給側改革的取向,是調整產業結構,使之與消費側的需求更適應。例如,污染重的夕陽產業鋼鐵工業加快下馬,有效去剩餘產能和產品積壓,以助減低PM2.5污染、霧霾天氣的侵害;再如發展有較大市場空間的供給側產業(如環保產業),增加新產品,以刺激消費側的「量增」。

減低企業成本,是另一取向。適度減稅、削減行政審批權、降低行政收費和信貸成本等,以創造供給側的新活力。

官方增加科技投入的扶持,也是取向之一。增加科技投入,提升職工的專業素質,培植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有可能使供給側的產品、服務,從低端走向中高端,以形成GDP中高速增長的新動力,達致「雙中高」的經濟發展目標。

經濟工作會議.二之一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