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2月1日

吳凱宇 新思維網絡

法國經驗映照中港矛盾

11月13日,法國巴黎發生嚴重恐襲,震驚全球;更令人關注的是,7名自殺式襲擊者中,最少3人為法國公民,其中一人屬於阿爾及利亞裔少數族群。不少論者認為,這反映法國長期以來向少數族群實行的同化政策失敗【註1】,政策不但未能令少數族群(特別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群體)接受法國的主流世俗文化和價值,反而把他們排斥和邊緣化,進而衍生極端主義。這種「法國經驗」對香港當下的中港矛盾實有深刻的啟示。

在全球化的今天,大部分國家已不再由單一族群組成,如何處理國內擁有不同生活方式、價值觀和宗教的少數族群,是各國同須面對的課題。現時各國處理族群差異的政策主要有兩種【註2】:

一、消除差異,追求一致(enforcing conformity)。這種政策認為族群差異會削弱社會凝聚力,於是要盡力消除。法國的「同化政策」(assimilation)可說箇中「典範」——要求新移民學習法國文化,放棄原有族群認同,只能在私人場合實踐自己的宗教和文化,例如禁止穆斯林婦女在公立學校披上頭紗。

二、承認和包容差異(recognizing diversity)。這種政策認為族群和文化認同是個人選擇,惟有在尊重基本人權和民主原則的前提下包容差異,才可以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加拿大和澳洲實行的「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就是例子。以加拿大為例,為照顧為數不少的法語族群,加國把法語和英語同列法定語言;又訂立《多元文化法》保障不同族群的文化傳統。

歷史證明,多元文化主義比同化政策更有效管理族群差異,因為差異往往難以完全消除,強行同化,雖可把差異暫時壓抑,最終卻只會引來反抗。除了上述的法國失敗經驗,保加利亞也曾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向國內土耳其人實施同化政策,強迫他們改用保加利亞名字,否則會遭解僱或拒絕入學,最終引發土耳其人連串暴動和大量外逃,間接導致共黨政權倒台。反觀實行多元文化主義的加拿大和澳洲則較少出現嚴重的族群衝突。

回到香港,如果族群的定義是有本身獨特的制度、語言和價值,那香港人也算是中國境內一個少數族群。香港雖然超過九成人口是華人,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便逐步建立起法治、廉潔、自由和市場經濟等核心價值和制度;戰後的粵語流行曲和港產片等香港流行文化的興起,也令粵語成為大部分市民的通用語(lingua franca);香港長久以來也是華洋共處之地,住有不少南亞和西方的少數族裔居民,這些特色令港人擁有與內地不一樣的生活經驗和身份認同。

既然香港是中國一個少數族群,最佳的處理方式當然是承認和包容差異,這亦是當初鄧小平提倡以「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處理香港回歸問題的主因之一。正如基本法起草委員張友漁曾說:「香港人民長期生活在經濟比較繁榮的資本主義社會,習慣於那樣的生活方式。香港的政治體制比較獨特……經濟制度和教育、科學、文化……也有與其他地區不同的特點。加上香港的一部分居民……對我國現行的社會主義制度有疑慮和恐懼,甚至根本反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香港強制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勢必要出問題。」【註3】

可是,近年香港在各方面日益「大陸化」,似乎正慢慢重蹈法國同化政策的覆轍:

【政治方面】國務院去年發表的「一國兩制」白皮書進一步強調中央對香港的控制權;八三一決定又企圖在港實行假普選。

【教育方面】中央和特區政府大力以不同方式推行國民教育,向青少年灌輸一套強調「血濃於水」和「中華大一統」的官方國族主義;教育局又把用普通話教授中文列為長遠目標。

【社會經濟方面】特區政府近年力推「深港同城化」,主張兩地在人流、通訊和教育方面加強融合。

不過,只要看看法國實行同化政策的後果,便會發現近年中港矛盾已日益加劇,出現反國教、雨傘運動和本土主義等,其實毫不意外。

上月香港足球隊迎戰中國隊的一場世界盃外圍賽,有球迷噓國歌和高舉「香港不是中國」標語,顯示中港矛盾已進一步惡化,未來更有可能演變成分離主義,這樣無論對北京或香港都十分危險的。所以北京必須汲取法國同化政策的失敗教訓,放棄把香港的制度和價值「大陸化」,並重拾多元文化主義,讓港人落實真正的民主自治和保留獨特的身份認同,否則必定後患無窮。

註1:〈恐襲目標為何是法國?〉(陳偉信,刊11月16日《蘋果日報》)。

註2:Jackson-Preece, Jennifer(2005), Minority rights: Between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Polity Press, Cambridge, UK.

註3:〈制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原因、原則和應包括的內容以及表達方式〉(張友漁,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參考資料(七),1988年8月)。

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