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1月17日

李子樂

快樂求學原是夢

近日TSA的廢存問題,爭議不斷。TSA的重要性在於提供全港性系統評估資料,確定學生能力進展,亦可促進學與教。當然,這個評估系統也關乎當局和教育界的「成績表」,即能否維持,甚至進一步提升本港整體學生高水平的學能表現。談到高低,難免有比較對象;跟全球其他地方的學生比併,在各大國際測試中,本港學生無疑一直名列前茅。

要拿高分、成為國際上優等級別的學生,從來是要付出的,操練也在所難免。我也相信本港不少高材生過得很自如。問題是,其他學生特別是成績落後的一群,面對排山倒海的功課、默書測驗,情緒何不負面?他們可不可以選擇不拿(那麼)高分,以減輕一點點功課量?孩子的求學過程中,考高分與快樂成長之間,總是零和遊戲?

針對「高分」與「快樂」的關係,早於2012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數據公布時,曾有過一輪討論。據PISA的數據顯示,不少高分組地區中,較少學生覺得「在學校開心」,當中包括被視為教育成功典範的芬蘭;甚至乎數據顯示,各國學生PISA數學平均分與學生感到在校開心的比率之間,在統計上顯著呈現負相關,即愈高分的地區似乎愈少學生感到在校開心。

有趣的是,香港等地的分布位置屬「例外」,那不就說明高分、快樂是可以並存的嗎?探討學生能否、如何魚與熊掌兼得,做到「又高分又快樂」,肯定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題。在此之前,我認為仍值得再仔細看看香港學童是否真的較多對學業生活感到快樂。例如,若進一步看PISA相關數字,不難發現較多本港學生在不同方面的學校生活上,其實也並不如意。這會不會與在學校裏同儕競爭激烈、個人獨力面對學習困難等問題有關?當然除了看數字,更應該走進班房,看看孩子學習有多快樂不快樂。

即使已認定不少港生感到快樂,但也絕不能忽視其他受學業壓力而垂頭喪氣的學童。轉過來,不問快樂,問有多少港生出現負面情緒問題。過去不少團體進行調查,發現港生的情緒健康狀況確實令人擔憂,例如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今年的「學生焦慮狀況研究調查」結果顯示,無論中學生或小學生,均有近三成受訪學童的焦慮情況達到須要臨床關注的水平。若學童焦慮問題持續,會否無法上學?據教育局2014年資料,自2009年實施新高中學制以來,接獲學校滙報中四、中五學生連續缺課7天的個案,每年高達3000宗左右。小學生的整體缺課情況又如何?有多少個案是因為受不了學業壓力而不敢上學?

我們面對的窘局是,在「超級升學主義」激化同儕競爭的教育氛圍下,求學只求分數、無休止操練的做法已逐漸制度化。除了少數家庭能負擔高昂學費讓子女逃離主流學校外,倍受煎熬的孩子,可以選擇不跟隨嗎?縱然現在中小學的教育機會愈來愈步向平等化,但思維上仍走不出精英主義,所有學生均以「精英方式」培訓,小一生跳級學小三課程,小三生學小六課程;孩子若不達標,只有加強操練補底。

這種教育窘局並非香港獨有,其他東亞地區例如南韓的情況甚至過之而無不及。我亦同意即使把TSA取消,過度操練、師生壓力也不會消失。然而,這些都絕不成理由把當前迫在眉睫的問題視若無睹。TSA的變革與廢存,肯定要處理,但這只是對付問題的開始,爭論過程與結果多少將反映出社會有多大決心正視背後更深層的難題:如何還孩子一個快樂求學的童年。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