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27日

王岸然

郊野公園是港人聖牛?

聖牛不能吃,對印度人而言,就算餓死也不能吃牛,那是一個絕對的價值,其他宗教或民族,自然沒有這回事。

對於香港應否開發郊野公園或大規模填海以改善一般人的住屋需求,港人只會以得與失作出平衡的計算;反對開發者的最有力論據,是把郊野公園和大自然環境的保育聖牛化。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看,誰最開心?

先想想誰最希望郊野公園保持不變、 甚至擴大?其實正是筆者這類半退休、有大量時間享受大自然好處的人。10年後,當20萬人入住我居住的上水粉嶺一帶之時,我跑步的梧桐河畔就算不變成沙田的城門河畔一樣熱鬧,也會多了數倍人共同享用,會有大媽跳舞。我不希望有任何改變,但亦要問問自己是否太自私?

對於大多數在職場搏殺、一周工作6天的人來說,就算放假,大多也只能留在家中及在鄰近的社區生活。家居面積的擴大與社區的舒適遠比並非常到的郊區重要,那是十分現實的選擇;高房價的壓力在每個人的頭上,也是不用解釋的。退休的、有物業的,希望全港都是郊野公園,那是為了眾生好,還是自己好?

此外,最開心的當然是地產霸權。地產商算作公關費或廣告費,拿點餘錢給環保團體或政客,自然有大量正義朋友出來反對政府開發任何土地,不單是郊野公園,填海或改革任何土地用途,都可以找到義正詞嚴的社群出來反對。

多元社會就是這樣運作,港人就算不完全明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輕易人家說聖牛不可吃,便義無反顧地支持,總要多看理據。

梁錦松不是「梁粉」,反而可能是兩年後取而代之的特首人選,他說的開發郊野公園方案,是完完全全的梁振英構想,筆者3年前已經詳細介紹,那根本是梁振英2008年已有的構想(〈梁振英必開墾郊野公園建屋〉,刊2012年10月31日《信報》)。按「房屋專家」梁振英的說法,開發5%的郊野公園,不單可解決房屋供應不足的問題,而且理論上港人平均居住面積可以增加一倍!這的確是無可抗拒的誘惑,足以令九成港人支持他連任。

梁錦松拾他的牙慧,與「左膠」也開始大談「本土」一樣,只為防範梁振英連任成功而已。梁振英兩年來不打房屋牌挽救民望,當然因為這類策略構想太敏感,足以即時推倒樓價,必須留待最後才用。今天梁錦松突然打出梁振英的牌,不單是鬥爭的結果,而是開發郊野公園建屋,徹底推倒高地價政策,是中港政府之內已經達成的長遠發展策略共識。

梁錦松建議拿出10%(即等於全港土地的5%;由40%郊野公園轉為35%)的郊野公園就可以建成供100萬人所需的住屋,完全是誇大其詞。筆者早有文章介紹(〈為誰保留高球場〉,刊2013年7月9日《信報》),根據土木工程署的標準計算,是每1000公頃住宅用地可供100萬人的住屋需要,這是筆者為何斷定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170公頃土地,足以供17萬人居住,從而可以完全停止東北發展計劃的收地計劃。事實上,東北計劃用於建屋,亦只是佔200多公頃而已。

梁錦松的說法是用去10%有多的郊野公園面積,那將會是4000公頃以上了,足以供400萬人口居住而非100萬人,而香港急需房屋的年輕家庭可能只有10萬人,約5萬個額外的單位,便足以令樓價大跌了。

這樣說來,是否可以不開發郊野公園而在現有的空置土地資源找尋足以供應20萬年輕人置業(約10萬個單位)的可能呢?當然,收回高球場就是現成的方法(其他東北收地建屋的計劃正如期進行,這是我天天見到的)。

當然,長遠而言,真的能令每一港人的居住面積加大一倍,代價是填海和拿掉10%(即4400萬公頃)的郊野公園,並非不能為港人承受,甚至可以大受歡迎,只是規劃過程要公開和有透明度。

筆者能作出本文的分析,只因長期有留意土地政策的文章,但大多數港人、政客和學者都對事關全港人福祉的土地運用情況完全無知,大家只依賴錯誤和不足的常識去談論。

用陰謀論解釋政府開發郊野公園,就是官商勾結。的確,新的土地儲備要是落入地產商的口袋之中,港人永遠不可能改善居住生活;反之,全不開發,只利用現有空地和填海所得,完全有可能改善現況,以及把港人從地產霸權之中解放出來。關鍵在什麼地方?

關鍵不在於簡單地支持或不支持開發郊野公園,而是任何有關開發的規劃和計劃背後,都有一個壓倒一切的原則(overriding principle)——發展有利香港人而不是內地人的利益;是一般在港已經生根的香港人,而非用錢用手段移居香港的內地人(也是所謂什麼「新香港人」)。

更具體的說法是「港人用港地」。新建樓房是為解決一般香港人住屋的需求而建,不是為內地的有錢人投資移民而建的。大家千萬不要忘記,原來的東北發展計劃是想為中港融合的邊境富豪城計劃,經包括筆者在內的港人努力踢爆之後,變回六成公營房屋的建屋計劃,在「港奸」當道的時代,港人是要特別警覺的。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