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20日

何鍾泰 新思維網絡

化解困局 還靠共識

香港的社會氛圍和大家的關注點,真是瞬息萬變。政改一役傳奇地結束後,熊熊的政治熱火,好像一下子給倒了一盆冷水,突然熄滅了,不再是城中聚焦的熱議議題。當有些人還嚷着重啟政改五部曲、修改甚至放棄《基本法》,社會中仍掀不起多大漣漪!

香港主權回歸祖國18年了, 1985至1990年間經由各階層、各行業、各黨派人士的不懈努力,積極草擬這大家稱之為「小憲法」的《基本法》,實際上保障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可付諸實行鄧小平創新的「一國兩制」構思,讓特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那為何仍有人不接受這重要文獻呢?

筆者擔任5年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與數年港事顧問,期間出席無數會議、代表「89人」(「Group of 89」,當時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內89位工商專業界委員)出席政制辯論和各式各樣的研討會。記得那5年期間,大家都努力爭取權益和保障,包括新界居民、公務員、土地契約等。

1990年《基本法》頒布後,許多人都可能想到這次歷史性轉朝換代,將會是一件非常困難和複雜的事情,必須經過一定的時間和過程,才能令市民甚至官員的政治思維和觀念適應過來,認同新的主權國,接受「一國兩制」這個嶄新的管治概念,以至包容大量來港居住、旅遊或購物,但文化和生活習慣存有差異的內地人士。

曾經在一次立法會聽證會上, 我向一位中學校長提問為什麼沒有為每月第一個上課天,以及回歸和國慶等重要日子安排升國旗、唱國歌?他草草回答:「沒有旗杆。」當我再問他為何不安裝旗杆時,他的回應竟是:「沒有空間裝旗杆!」

目前,我們正面對種種施政困難,行政立法關係無法改善,更莫說協調和合作。政府政策和建議均受到泛民不斷阻撓,甚或以「拉布」侍候!依賴《基本法》第74條的「行政主導」安排是否真的無法執行?政府提出的議案和條例草案在立法會是否愈來愈舉步維艱?民怨是否不斷增加而無法遏抑其趨勢?不斷的爭拗是否沒完沒了而無從改善?建制派藉着在立法會人數佔優而拿下大多數委員會的正副主席位置,是否便可以令政府提出的議案順利通過呢?抑或結果只令議會內的爭拗趨向更為激烈呢?令立法會未來日子的效率更低、更令人難以忍受呢?

從1996年開始的臨時立法會至第四屆立法會的16年光陰,亦即是筆者自香港大學畢業後直到現在的三分之一工作生涯,在立法會當議員時我是全職性質的,期間只擔任一些公職和義務工作。經歷這些日子,我深深領悟到回歸前可能有一項事情未處理好,我們沒有周詳考慮、討論和尋找一個回歸後妥善可行的「管治策略」,亦沒有訂下中長期的願景,讓大家清楚知道香港長遠發展的方向。

現時面對的政治死胡同,我不斷在想,為什麼「一國兩制」下的特區行政長官不可能有政黨背景?現在是不是要着手研究應否有《政黨法》,《政黨法》是否對香港的政制發展有利,好讓政黨健康地發展起來?現時政府在立法會沒有票,官員「求票」更是痛苦的歷程,因此往往令官員甚至對一些必須與適時的改革方案卻步,不願意推出。

至於反對派講話沒有包袱,毋須負任何責任,那是不合理、不合邏輯的。反對派存在的價值就是有建設性,有效地監察政府,讓市民理解政府政策不妥善之處而共同施加壓力,要求政府改善或糾正。現實的環境是,政府施政建議在立法會得到通過的機會難以估計,例如政府提出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相信許多市民都認為有迫切性,對年輕人的創意產業的大方向更是重要。

面對香港的工業亟須轉型,「一帶一路」可能帶來無限契機,應好好準備。創新及科技局的成立,社會普遍支持,可惜給立法會少數議員以「拉布」阻撓不前,糾纏不放,實在令人沮喪;就算許多重要的基建項目和社會民生的議題都被拖累到嚴重延誤,甚至通過無期。這是香港之福嗎?

政黨政治要是能夠逐漸循正軌發展起來,普選特首和普選立法會將會較容易實現,只要找到大多數市民的共識和認同的具體內容,不可能不推行的國民教育和不可能不完成的第23條《國家安全條例》,將有機會得到廣泛支持。

大舜政策研究中心主席、前立法會議員及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