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7日

社評

亞太一哥誰來當 自由貿易不自由

經過長達五年半的談判,美國與另外十一個國家周一終於就《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達成基本協議,一個覆蓋全球經濟規模四成、涵蓋範圍包羅萬有的多邊貿易協定就此誕生,而牽頭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揚言:「我們不能讓中國等國家書寫全球的經貿規則。」排拒與對陣況味濃重。

從協議內容可見,TPP既涉及數以百計貨品大減關稅,亦加入醫藥、投資、服務業、電子商貿等傳統貿易協定較少涉獵的範疇,且為締約國引進勞工、環保以至反貪法例協調機制,牽涉的領域已非世貿組織(WTO)所能及。TPP若順利獲諸締約方的國會批准通過,左右本世紀環球經貿格局勢在必然。

除了經濟覆蓋面廣、涵蓋環節多元化外,TPP談判過程一波三折,還因受到眾多看起來十分「瑣碎」的問題困擾,例如紐西蘭乳製品、墨西哥汽車零件市場開放程度,以至藥物專利權有效期應為五年抑或十二年等。

撇除這些技術細節,若非美國「重返亞太」遇上中國崛起,TPP固大有可能停留在十年前三數國家之間的小規模貿易協議,中國亦不會於去年底亞太經合組織(APEC)北京峰會上大力鼓吹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 Pacific, FTAAP),並按此框架力爭在今年底達成性質跟TPP相近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

美國部署透過TPP「升級版」抗衡中國在亞太區不斷擴張的經濟影響力,早在喬治布殊任期步入尾聲、山姆大叔把全球戰略重心從中東移回亞太區時已成形。奧巴馬上台後,TPP更成為美國進一步落實「重返亞太」的重要平台。

貿易談判於二○一○年啟動以來進展緩慢,直至中國去年底在APEC峰會力撐與TPP分庭抗禮的FTAAP,參與TPP談判的十二國才「排除萬難」,不出一年即達成協議。自由貿易說的雖是開放市場引入競爭,對經濟發展無往而不利,但決定談判快慢以至成敗得失的,始終是大國意向和貿易商討背後的政治博弈。

習李上台後,北京推出多項跨地域發展計劃,包括「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中國每出台一項大計,美國心裏都不舒服,那是由於從冷戰結束至今,太平洋地區在國際貿易上超越了大西洋,中國過去二十年在區內迅速冒起,取代了長期迷失的日本的地位,惟在意識形態上跟西方依然格格不入,加上經濟飛躍,令中國有條件有需要強化軍力,雖未足與美國匹敵,但經濟軍事同步擴張,結合全球權力重心東移,凡此種種,皆足以使冷戰結束後主導世界的亞美利堅寢食難安。

從概念上說,FTAAP早在十年前已面世,跟TPP「原始版」(參與談判國家只有新加坡、紐西蘭、智利和汶萊)出現的時間相若。根據一項被廣泛引用的經濟研究,FTAAP能在二○二五年前為參與國創造多達二萬億美元額外收入,八倍於TPP。然而,此一估算立足於FTAAP與TPP相輔相成而非各自排斥。理論歸理論,從實際層面出發,TPP十二個締約國全都是APEC成員,整個談判過程卻沒有北京的參與(中國在協議達成後可能加入,只是「道聽途說」)。另一邊廂,按照FTAAP框架進行的RCEP區域夥伴關係談判,十六個與會國家中亦沒有美國的蹤影。

智庫、學者口中的相輔相成,只是一介書生的主觀良好意願,擺在眼前的是中美在貿易領域各自起壇爭做「大佬」。一個是區內的巨龍,一個志切重返亞太,夾在中美兩大國之間的「諸小」,到底應向其中一方靠攏,還是雙邊押注以作「對沖」,博可以左右逢源?

地區貿易協議原為拆牆鬆綁釋放經濟潛力而設,但一旦成為大國爭奪話語權的工具,發展中國家礙於形勢被迫「歸邊」,自由貿易也可以很不自由!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