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6月13日

李子衝 觀潮篇

替巴士公司說句公道話

筆者自幼是巴士迷,愛好收集巴士模型,經常乘坐不同路線,它帶我認識社會面貌,人生百態,無論搜秘探奇、社交活動、上班下班,都是決不可少的工具。巴士見證時代變遷,無論動盪和平,順流逆流,總是忠實可靠的工具。它有過黃金歲月,雄霸武林,隨着鐵路擴張,面對嚴峻挑戰,今天遭受無理的抨擊,忍不住說兩句公道話,同時討論一些概念的問題。

國企模式 不行

有論者認為,香港公共交通運輸應該公有化,意思是政府統一規劃,由公帑補貼,管理國企化。國企的問題,實踐已經證明,一是浪費兼且效率低,隨時依靠補貼度日;一是倚仗官家身份,政府是大股東,一句競爭優先,以骨幹逼人,又有自動加價機制,對乘客予取予攜。假若公共交通全是國企,手掌手背都是肉,最終是魚肉市民,不是取自納稅人的荷包,就是用者自付,攫取搭客金錢。

今天巴士公司私營,不用納稅人的錢,任由市場競爭,政府還有權力規管,一切路線與收費最終由運輸署決定;對市民而言,公共交通運輸不似教育、醫療,需要開支百十億公帑,並有政府、議會作保護罩,實在上佳政策,不應該大政府主義,樣樣上身,胡亂花霍庫房金錢。

這是一般社會主義者的毛病,當經濟發達便放棄市場,歧視私營力量,例如近期的基礎建設超支,明顯是荷包腫脹之後,政府事事包攬,政府機制,難以控制柏金遜定律,一闊三大,招致尾大不掉,項項超支,最後又是納稅人結賬,如果多利用「興建.營運.轉移」(BOT) 模式,納稅人不用多花冤枉錢。

說句公道話,香港巴士服務質素以世界而言算是優異,無論舒適程度、網絡覆蓋、等候時間、價格收費,俱是優等,箇中原因是香港的地理環境主要是地小人多,城市密集帶來了經濟效益;當然,私營管理亦是致勝因素,這等有利條件,我們難道要輕輕放走,讓大政府主導一切嗎?

其實,政府要在公共交通運輸發揮作用,可以從平抑油價着手,目前營運巴士最困難的地方在燃油,因為這方面完全不受控制,巴士運作開支,除燃料外,一向穩定,從年報得知,一半屬於員工薪酬,這些基層家庭,每年有通脹調整是合理的,都是可以預測的數字。油價卻是最飄忽的,近年的範圍在每桶50至150美元之間,這部分佔四分之一,巴士公司的業績由油價決定,多麼不穩定,一旦虧損,自然要求加價補償。其他公共事業,譬如煤氣費、電費,都有燃料附加費,交通運輸的航空公司一樣收取,為什麼巴士服務不能徵收?

票價對沖 可行

有一個概念很重要,巴士公司不應該以油價作為加價藉口,辦法不是燃料附加費,而是票價平穩措施,就如以前對待食米的方法,保證供應,穩定價格,由政府訂定一個合理價錢,例如燃油每桶80或100美元,政府按年購備各大專利巴士公司需要,不論外圍油價如何變動,巴士公司只按價向政府取油,燃油盈虧便由政府平抑。

如此波動,政府完全有能力承擔,意義在於不是個別公司自己對沖,而是政府為市民票價對沖,這樣巴士公司有其預算,市民乘車價格平穩,每年只按通脹加價,調整一下員工薪酬,幫補這些基層家庭。

巴士公司須與時並進,提供更優質服務,譬如巴士走動圖表、座位使用情況、實時交通報道、班次座位預定、減少脫班、設置WiFi等等。總之,巴士是集體工具,不但要有溫馨的集體回憶,還要有美好的將來。

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