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4月25日

江麗芬 政局筆記

一定要得 得到什麼

北京究竟有多希望香港的政改方案可以通過?

聽其言,北京雖然不斷強調有決心、有誠意要讓香港落實普選特首,甚至把通過政改方案說成是一個「硬任務」;可是觀其行,北京有多希望香港可以先行先試一人一票選特首,卻不免令人生疑。

從一開始,北京已經打開口牌,指明行政長官候選人必須「愛國愛港」。「愛國愛港」這個《基本法》從沒提及的特首候選人條件,已令港人甚感不安,因為何謂「愛國」,從來沒有客觀標準,大家也心知所謂「愛國」的最終解釋權,又是握在北京手上,何時鬆何時緊,絕不明確,其用意說到底就是用以調控選舉結果多於一切。

可惜,縱使港人對何謂「愛國愛港」已有不少反響,但隨後的政改討論,全在這個主旋律之下不停轉動。北京去年6月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8月底人大常委就特首選舉落下「三道大閘」:即提名委員會沿用1200人模式、限制候選人數為2至3人、候選人須得過半提委支持;及至周三特區政府提出的具體選舉方案,一連串的決定,在在是要提醒港人北京在香港有實質而非形式上的主權,特首人選須讓北京感到百分之百安全,特首必須符合北京所謂的「愛國愛港」標準。

猶記得政改討論的最初階段,有建制派中人已私下指出,北京對香港實行一人一票的普選制度有所保留,至少在北京主理香港事務的官員當中,並非人人支持香港要有普選,甚至有人怨埋前基本法委員會主任喬曉陽於2007年提出建議,讓北京承諾普選時間表,表明10年後香港可以普選特首。

另有建制中人進一步解說,北京當初願意給予香港普選時間表,正值2007年特首選舉過後。當時北京屬意的人選、前任行政長官曾蔭權與公民黨梁家傑在選舉中對壘,結果曾蔭權無論在民意或投票結果,均可亮麗勝出,因而令北京有信心即使香港落實一人一票普選特首,北京支持的人選仍可如曾蔭權般毫無懸念地當選。

可是,2007年之後到今天,香港與內地的關係未見更好,相反更漸趨向下,2012年的特首選舉情況更見失控,結果北京便早於兩年多前、即2013年3月事先聲明,香港特首無論如何必須「愛國愛港」。

周三特區政府公布的政改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之下推出。雖然方案令人見到特區政府官員似乎嘗試在8.31框架下爭取更大空間,諸如「入閘」提名人數降至十分之一,即有120名提委提名便可參與選舉,而且有逐一投票、提委須以暗票形式在「入閘」參選人當中投票決定誰可「出閘」,正式成為候選人,然後讓市民以一人一票選出特首。

可是,無論如何放寬「入閘」門檻,又或安排在提名程序期間讓各「入閘」參選人可以公開辯論形式爭取民意,期望提委作出抉擇時,可以更加反映社會意見。不過,說到底,任何人想成為特首候選人,還需逾半提委支持。而且,這安排最終還須看看提委如何作出抉擇。香港人按過往經驗所得,與提委會組成辦法相同的選委會,在特首選舉時,往往都會識時務地選出北京屬意的人選,日後提委能否真實反映民意,一切也就說不得準了。

雖然經過提委揀選出來的特首候選人,還須經過選民以一人一票的選舉考驗,才可正式成為特首,但按照剛推出的政改方案來說,當選者毋須在普選中取得逾半數支持便可當選,令公眾制約的權力下降;而在提委繼續擁有篩選權力的情況下,將來循此制度選出的特首能否真正反映民意,也實在令人懷疑。

政府把政改宣傳口號定為「一定要得」,期望政改方案一定得到通過。不過,政府最終究竟想要得到什麼?在北京要百分百安全而設下重重關卡的政改方案,即使得到了,香港社會與政局氣氛相信不會更好,當中千頭萬緒的問題相信亦不會因而解決,一切只怕事與願違。

事實上,北京過去年多處理香港政制問題時,身段雖軟,例如顯示願意與泛民主派對話、聽民意兼且希望落實普選;但立場企硬,對任何溫和、中間派別人士提出的意見,一概不予採納。

北京在選舉安排上處處設防,說到底,是要確保反對派的代表至多只可「入閘」,卻無法「出閘」參選特首,確保反對派無法在選舉中有半點機會藉此坐大,動搖北京在香港的權力。只是力求百分百安全之下,即使政改方案得到通過,讓北京安心,結果只怕令香港對北京愈來愈感到疏離,民心更難以回歸。

再者,政府多番強調「一定要得」,但在北京表明半步不能讓、「沒商沒量」的前提下,一定得的前提便是希望反對「袋住先」的人先行讓步;期望以民意向對方施加壓力的策略,即使「一定得到」了,只怕會令社會更加對立和撕裂。最終即使得到了,香港未必會更好。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