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3月14日

江麗芬 政局筆記

左右不行 困局難解

香港政局紛紛擾擾之際,近日還多添幾分聒噪——過去一周,更多市民關注的是,上周日在上水、屯門、尖沙咀等地出現的所謂「光復行動」,參與者以辱罵或追踢方式刁難水貨客,以為這種手法便可解決陸客過多的老問題。

對於這些動口又動手的野蠻行為,可說令人厭惡之極,這也是主流社會、媒體、政黨認為不可接受的事。可是,當社會一面倒批評的同時,網絡世界的反應卻並非一樣;若在網上瀏覽一下討論區或臉書,當中的留言雖然未至於一面倒贊同那些「光復行動」,但也得到不少人的認同,他們對主流輿論的批評,也就不以為然,甚至表明反對。

這令人不得不想到,究竟「主流」輿論認為不成氣候的本土或反內地的思潮,在年輕一輩當中是否真的未成氣候?還是「主流」論者後知後覺?

再想深一層,為何香港與內地在社會、經濟等等各方面的關係愈來愈密切之際,港人的排斥心態卻是愈來愈強烈;這一切,北京、特區政府、政黨均不能單單批評動手動腳的反水貨行動有如「暴徒」,便能把問題一一化解。

年輕一輩對內地愈來愈抗拒,甚至不惜採取激烈行動,對於常把自由、民主等等核心價值掛在嘴邊的人,自然看不順眼。

上周因參與「光復行動」而被捕的人當中也有中學生,這令政府中人也覺問題棘手,卻又苦無對策。他指出,短期可以做的,就是嚴加執法,對違法者予以拘捕,期望可以起到一定的阻嚇作用。

另有政府中人認為,長遠對策,還是做好年輕人的教育工作,包括讓他們認識中國的歷史、文化、國情,讓他們在受到西方教育如個人主義思想影響之餘,也能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

是否單單做好中國的國情與歷史教育,便可以改變年輕一代的抗拒心態?這問題複雜得很,當然不能簡單一句便可下個定論。可是,除了教育問題之外,這幾年香港的政治情況,相信或多或少,都是令香港年輕一輩對內地愈來愈疏離、愈來愈抗拒的原因之一。

在過去兩周,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在北京舉行,一如往年,香港媒體均重視這一年一度的會議,希望藉機知悉中央對於香港政策的立場,稍後將在立法會表決的政改,自然成為關注焦點。

最終,主管香港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先後與港區政協委員及人大代表見面,談到香港政制發展,強調人大常委於去年8月31日設定的政改框架是不會撤回和修改的。

8.31政改框架為提委會組成、出閘門檻、候選人數作出嚴格規限,即所謂下了三道「閘」,嚴限程度也出了當時建制派意料之外。不少人認定,早已躋身強國之列的北京政府不會輕易修改這個決定,因此也就不作什麼期望;於是,多位溫和建制派人士和學者,便企圖在8.31框架之內提出可行方案,期望可以爭取泛民主派議員的支持,讓政改可以有一線機會得到通過。

當中最多人討論的例子,便是身兼港大法律學者及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提出的白票「守尾門」;可惜,溫和的建議得不到溫和的回應。有內地學者及重量級建制派人士同時指出,這建議有違《基本法》第45條,它會削弱提委會的權力。

溫和方案換來否定的答案,於是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鍾庭耀嘗試提出全民投票的方法,期望以民意為依歸,決定是否接受「袋住先」,期望藉此在政改僵局之中尋求出路。這方法,其實正正是配合中央在政改中大打民意牌的手法,希望泛民主派不要只懂一味說否決,而不聽從民意。

這樣的安排其實算是合情合理,而且鍾庭耀也明知北京對「公投」這兩個字有忌諱,也就特別避重就輕,說成是全民投票。可是,北京既要打民意牌,卻又抗拒以最科學化的模式找出民意,一如既往,一聽到「公投」兩個字便只會一味抗拒;建制人士隨即替北京封定後門,指建議不可行。

在政改問題上,提出被視為激進的公民提名方案固然不可行,提出溫和政改建議的,又不行,提出要用全民投票聽取社會聲音的,也同樣不行。單單在政改這一個議題上,香港人便看到,左不行、右不許,處處都是框架,而且框架內的空間只見愈來愈窄;如此這樣,香港人尤其是土生土長、與內地沒多少關連的年輕一輩,對內地有抗拒,這情況又豈會叫人感到意外!

當然,總有意見認為,所謂本土意識,只不過是一些政客或所謂「國師」和「教主」杜撰出來的。不過,凡事總有緣由,任何反抗情緒,不會無緣無故出現,它必有其社會因素引發。

當年輕一代批評年長泛民政客過去所持的「和理非非」(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模式已不管用,甚至批評對中國有情感有關注的人是「左膠」,對於這種種現象,北京和特區政府總不能簡單地認為「年輕人受到煽動,也缺乏對內地的認識」,而不嘗試進一步研究這個問題。

無論如何,以暴力而並非道理來解決任何問題,絕非香港之福,也非港人所願見。如何應對,希望北京和香港整體社會能誠實地面對問題的根源,否則香港只怕與內地愈行愈遠,社會亦難以長治久安。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