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2月5日

兩岸透視

TCL李東生:不以快慢論英雄
互聯網衝擊 傳統家電企業謀轉型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不僅以顛覆姿態迅速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重組圍繞其中各個行業的生存法則。比較顯見的,是移動終端產品的生產製造不再是競爭重心,而是圍繞着移動終端的內容提供和應用服務。

傳統家電企業要面臨產品本身利潤微薄,而且經年累月開拓出來的傳統銷售渠道,也因為電商的崛起而優勢不復存在的壓力,還要面對新興互聯網企業的蠶食鯨吞。

根據IDC今年第三季度公布的數據顯示,成立才4年的小米出貨量已經躋身全球智能手機五大廠商之列,在中國市場超過三星和蘋果,這也引發傳統家電企業開始檢討自己的「互聯網思維」。

在香港出席「亞太創新峰會」的TCL集團董事長及總裁李東生日前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就傳統家電企業被迫進行戰略轉型,以應對因互聯網思維而異軍突起的新興企業競爭等熱點議題作出回應。

互聯網前景廣闊風險高

今年年初,李東生曾經公開表示,該公司將徹底摒棄傳統,以互聯網思維全面構建TCL集團的轉型和新商業模式,力爭5年內「再造一個TCL」,並樂觀認為,屆時TCL的服務收入將佔公司整體營收半壁江山。

對於為什麼TCL今年年初才開始啟動轉型戰略,從決策層面上講是不是太晚?李東生表示,TCL現在開始戰略轉型「是不是慢了,要看跟誰比」。

李東生認為,如果以TCL的主打產品智能手機為例的話,跟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比是慢了,但是和同樣是手機企業比較,無論是華為、中芯還是聯想(00992),TCL的發展並不慢。他甚至認為,在彩電領域與國內外的同行相比,TCL的轉型算是快速。

至於屬於大型家電的智能電視,李東生說,智能電視在互聯網應用方面才剛剛開始,目前沒有看到很大成功,但可以帶來很大價值的商業模式。他舉例說,以中國市場來看,在智能電視應用方面,走得比較快的是樂視,但是從今年樂視創造出的價值來看,跟傳統的彩電企業相比還是很小;而且與BAT〔百度、阿里和騰訊(00700)〕這些創造很大價值的互聯網企業比,樂視的貢獻也微不足道。因此,他認為,傳統企業以互聯網思維進行戰略轉型,慢和快只是相對而言。

他還表示,互聯網應用前景很廣闊,機會很多,但風險和陷阱也很多,作為TCL這樣的傳統大型家電企業來講,在這種轉型當中,「走慢了不行,走太快了有風險」。

再造TCL並非用減法

當記者問及他之前強調用互聯網思維「再造一個TCL」,是否意味着傳統家電企業已經失去競爭力時,李東生認為,這個提問像是「下套」(設陷阱),並說這樣的問題「怎麼回答都不對」,會令他有「不安全感」。但他還是說,對大型傳統企業而言,新業務一定是在原有業務競爭力的基礎上發展,他認為小米是特殊個案。

李東生說,大型傳統企業有優勢,也有局限,但轉型一定要盡量借助原有的優勢。他以TCL現在提出的「雙+戰略」為例,指出轉型就是要建立在最主要的產品競爭力上,TCL要憑藉自己的主力產品智能電視和智能手機,把「智能+互聯網」的技術嵌入到產品當中,讓這個產品有一個新的平台及新的價值,在這個基礎上,開發新的業務。他說,新舊業務並不矛盾。

在發展用戶上,李東生說,傳統家電企業擁有自己產品的用戶,與騰訊、百度、阿里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是建立在無論你用什麼終端,我只給你提供服務」,因此,TCL的商業模式是首先基於自己的互聯網終端產品來建立相關的業務,客戶群也是在自己的產品用戶群裏發展。

李東生還舉例說,今年TCL的電視機銷售是1700萬台,手機是7300萬部,其中智能電視約1000萬台,智能手機超過4000萬部;因此,TCL是基於4000萬部智能手機用戶和1000萬台的智能電視用戶來開發應用。

港設海外最大研發中心

在李東生看來,用「互聯網思維」再造一個TCL,並不意味着把原來的業務丟掉再造一個,而是說在「雙+戰略」轉型裏面,特別是「產品+服務」中,期望產品帶來50%的收益貢獻,服務也能帶來50%的盈利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講,TCL的「互聯網思維」就是通過互聯網應用,基於互聯網衍生出來的各種服務,來再造一個新的盈利增長點。

在訪談中,李東生還提到,將把TCL在海外最大的研發中心落戶香港,進駐本港的科技園,預計到2016年,可以在香港建設規模達到1000人的研發中心。他說,非常看好香港的人才優勢。「香港有這樣的基礎、有這樣的大學、有這樣的研究所,而且還出過諾貝爾獎得主;但到今天為止,還沒有哪一個自然科學界的獲獎者是從大陸出來的。」

他說,非常認同香港政府現在要在科技方面加大投入,並認為政府和社會各界要有共識,香港整個經濟總量要比新加坡大得多。他指出,新加坡也轉型了,但實業保留下來;香港在實業和工業上,現在看不到有競爭力。

李東生說,他對香港完全不陌生,他於八十年代就來香港工作了,創立TCL到現在30多年,當年來香港時,是來拜香港人為師,那時候的香港工業技術很先進,在亞洲絕對是領先的。他還提到,當時香港的康力電子,能力不輸給韓國三星,比同時期台灣的同類企業也要先進。但是康力電子現在早就不存在了,30多年過去了,香港現在做工業的人很少,「這過程很讓人欷歔」。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