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4月8日

特稿

中國乳業的希望

對於中國內地乳業來說,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污染事件,猶如一場海嘯大災難,國人對國產奶製品的信心劇降,外國品牌乘虛而入,搶佔市場。中國政府和乳企痛定思痛,嚴格提升品質監控,經過如八年抗戰的艱苦翻身仗,雖然情況已大為改善,也收復部分失地,但乳業經營依然困難重重,必須通過創新和科技,致力提升品質、增加品種及擴展市場。

去年是中國乳企舉步維艱的一年,經濟大環境不振,電商對傳統銷售及價格的衝擊顯現,使利潤攤薄。

須靠創新與科技

按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頭11個月,規模以上乳企累積營收301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僅1.5%。從近日多間大型上市乳企所發表的2015年財務報告可見,大多數的盈利僅小幅增長,甚至出現負增長。猶幸作為同業龍頭的伊利集團,去年營業總收入603.6億元(業內首破600億大關),淨利潤46.54億元,雙雙保持兩位數增長,並穩居亞洲乳業第一。這張成績表為行內一片陰霾中露出亮點。

大型乳企的經營是從奶牛養殖到終端配送,橫跨農牧、製造與服務三大產業,品質控制與協同管理都面臨眾多挑戰,伊利取得成績的經驗,一靠創新,例如其新出的常溫酸奶去年零售額增長4.6倍,新配方嬰幼兒奶粉同比增銷27%。二靠科技,既通過大數據,深度了解消費者需求;又聚合全球多家院校及研究所,把市場需求與科研成果結合,目前該公司「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已高達40%;此外更發布了國內首個「母嬰生態園」,用互聯網思維連接消費者,從而強化品牌,助力銷售渠道。

中國乳業雖面對全球衞生意識與食品質量安全的標準提高,以及國內外的激烈競爭,但相信仍能保持穩定增長,除了得助於「二孩政策」所帶來的裨益外,隨着人們對健康日益重視和中產階層擴張,國民對乳製品的需求將逐步增加。

據調研數字,去年內地城市人均乳品年消費量為19.4升,尚不足歐美發達國家的兩成,也遠低於日本與韓國,故發展潛力巨大。

加上中國乳企已打進海外市場,並積極與外國機構合作,只要在質量標準體系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強化,自可望闖出更廣闊的天地。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